摘要:对网络设备和TCP/IP网络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技术指标。
3.3.2 测试的内容及其主要方法
1.网络测试指标
测试以太网的物理层测试包括碰撞分析、错误统计和是否有随机能量、无格式的帧和信号回波等,数据链路层测试包括流量分析、错误帧(FCS错误帧、长帧、短帧和延迟碰撞)统计等,网络层测试包括响应时间测试、网络层协议分析及IP路由分析等。
对网络设备和TCP/IP网络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技术指标。
(1)吞吐量(Throughput):指被测试设备或系统在不丢包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最大包转发速率。吞吐量测试在每一对端口上以全线速度(或测试设置中规定的速率)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生成传输流。如果在任何端口上丢失包,则将负载减少50%并重新开始测试,然后用二分搜索法搜索没有包丢失发生时的最大速率。这个速率就是被测试设备的吞吐量,它是按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每一种包长度测试得出的。
(2)丢包率(Packet Loss Rate):通过测量由于缺少资源而未转发的包的比例来显示高负载状态下系统的性能。在规定时间内生成100%的负载(或者按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比例),在测试结束时,报告每对端口应当转发,但被丢弃的包的百分比。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每一种包长度都要进行这种测试。
(3)延时(Latency):指测量系统在有负载条件下转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生成100%的负载(或者按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比例)。在测试过程中,测量每对端口上的每一个包的延时。对于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设备,测量的延时指从输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达到输入端口的时刻,到输出帧的第1个比特出现在输出端口上的时刻的时间间隔;对于直通式(Cut-Through)设备来说,延时指从输入帧的第1个比特达到输入端口的时刻,到输出帧的第1个比特出现在输出端口的时刻的间隔。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每一种长度的包都要进行延时测试。
(4)背靠背性能(Back-to-Back Frame):指通过以最大帧速率发送突发传输流,并测量无包丢失时的最大突发(Burst)长度(总包数量)来测试缓冲区容量。在全负载条件下生成突发传输流,如果所有的包都得到转发,则增加突发长度,并重新进行测试。但是,如果某一对端口上出现包丢失,将突发长度减少一半并再次测试,然后利用二分搜索法查找无包丢失时的最大突发长度。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每种包长度都要进行背到背性能测试。
返回目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中的测试要求与方法技术
编辑推荐: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监理汇总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