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资料:BSP的概念

系统分析师 责任编辑:lcclha 2013-11-13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企业系统规划(BusinessSystemsPlanning,BSP)方法,是由IBM公司研制的指导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虽然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方法和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它着重于帮助企业做出信息系统的规划,来满足其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

系统分析师考试  系统分析师培训 

系统分析师考试报名

第4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4.1概述

4.1.1 BSP的概念

企业系统规划(BusinessSystemsPlanning,BSP)方法,是由IBM公司研制的指导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虽然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方法和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它着重于帮助企业做出信息系统的规划,来满足其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实行BSP研究的前提是,在企业内有改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要求,并且有为建设这一系统而建立总的战略的需要。因而BSP的基本概念与组织内的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有关。

1.一个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可以将BSP看成是一个转化过程,即将企业的战略转化成信息系统的战略(见图4.1)。

因此,重要的是,一个企业要能表达出其长期的目标。对于一些企业,可以从计划中找到原则性的回答。对于另一些企业,可能还没有计划,了解企业的战略就成了BSP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2.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

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活动有着不同特点的信息需求,有必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框架,并据此来定义信息系统。首先,信息系统应强调对管理决策的支持。一般认为,在任一企业内同时存在着3个不同的计划、控制层。

·战略计划层:是决定组织的目标,决定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用的资源以及获取、使用、分配这些资源的策略的过程。

·管理控制层:通过这一过程,管理者确认资源的获取及组织的目标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这些资源。

·操作控制层:保证有效率地完成具体的任务。

3.一个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

信息的不一致性,源于“自下而上”的开发数据处理系统的做法。在企业的各部门中信息在形式上、定义上和时间上有差异。为了强调数据的一致性,有必要把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来统一管理,它不应由一个局部的组织来控制,而应由一个中央部门来协调,使数据对企业有全面性的价值被企业各单位共享。管理部门要负责制定数据的一致性定义、技术实现,以及使用和数据安全性的策略和规程。

4.一个信息系统应该适应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变

信息系统应具有适应性。在一个发展的企业中,数据处理系统决不要削弱或妨碍管理部门的应变能力,而应当有能力在企业的长期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中发展自己,而不受到大的冲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要有适当的关于信息系统的设计技术,BSP采用了企业过程的概念,这种技术要独立于组织机构和各种因素。对于任一类型的企业可以从逻辑上定义出一组过程,只要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基本不变,则过程改变会极小。

5.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应当由总体信息系统结构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

支持整个企业需求的总信息系统一般规模都较大,因而有必要建立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和规划,从而形成了BSP对大型信息系统而言是“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自下而上”的分步实现。

应用BSP这种实现战略,信息系统就能按部就班以模块化方式进行建设,并照顾到企业的重点、资金情况和其他考虑。

总结起来,BSP方法建立了信息系统建设的若干原则。方法本身是可以灵活运用的,即方法中的某些步骤和技巧可根据具体情况变化,但这些基本原则不能违背,它们是BSP灵魂。

 章节目录: 系分教程第4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返回全书目录:系统分析师章节辅导教程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