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考试4类数据环境简介

系统分析师 责任编辑:hwwk2005 2013-11-14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JamesMartin清晰地区分了计算机的4类数据环境,并指出,一个高效率和高效能的企业应该基本上具有3类或4类数据环境作为基础。下面列举4类数据环境。

5.4.3主题数据库的组合

JamesMartin指出,主题数据库与BSP方法中的数据类是相当的概念。当给出许多主题数据库及业务活动过程后,在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时,必须把这些主题数据库组合或划分成若干可以实现的子系统。从方法论的角度JamesMartin引用了BSP方法中子系统划分的过程来实现将主题数据库到子系统的组合。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已在本书的第4章中介绍,亦可参阅JamesMartin的原著。

5.4.4 4类数据环境

JamesMartin清晰地区分了计算机的4类数据环境,并指出,一个高效率和高效能的企业应该基本上具有3类或4类数据环境作为基础。下面列举4类数据环境。

1.文件环境

不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当建立一个应用项目时,由系统分析员或程序员来设计一些独立的数据文件。对于大多数应用项目,都使用这类独立文件。

特点如下:

·简单,实现起来相对地容易。

·随着有高冗余度的大量文件激增,这类环境将导致维护的成本提高。

·对应用项目表面上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其他改变和反应,这就使得改变迟缓、困难和昂贵。

2.应用数据库环境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数据共享程度高于文件环境但低于主题数据库环境。各独立的数据库是为各独立的应用项目而设计的。

特点如下:、

·较主题数据库环境容易实现。

·如同文件环境一样,随着有冗余的数据库的大量激增,维护成本有时比文件还高。当然也未达到数据库操作的主要优点。

3.主题数据库环境

数据库的建立基本上独立于具体应用,数据的设计和存储独立于它们的应用功能。有关业务主题的数据间的联系,由共享数据库来表示。

特点如下:

·需要详尽的数据分析和模式化,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

·这将逐步地导致应用开发效率的提高和用户同数据库的直接的交互式对话。·需要改变传统的系统分析方法和全部数据处理方式;

·如果管理不善,会退化成前两类环境。

4.信息检索系统环境

这一类是为自动信息检索、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室自动化而设计的,而不是为专用的计算和大量生产性运行的数据而设计的。新的数据项可以动态地加入到数据库中,软件是围绕着倒排表和其他的数据检索技术设计的,提供了良好的终端用户语言,使用这些语言能灵活地创建自己的逻辑数据文件。

特点如下:

·较传统的数据库系统更灵活,并能动态地进行变化。

·通常与主题数据库环境共存。

JamesMartin指出,把信息检索系统从生产性的数据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主要原因是考虑效率,信息检索系统需要把它的数据按照不同于大容量的生产性系统中的数据组织方式进行组织,它通常仅包含一个数据子集。当一个信息系统包含而且必须去检索存放在一个日常生产性系统中为数庞大的一片数据时,这个信息系统的效率可能很低。另一方面,日常的处理工作也将会被很多由终端用户输入的有关查询操作所干扰。

在讨论数据库管理过程中,区分后两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两者具有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两者都必须符合于企业的数据资源规划。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与数据库技术的结合,数据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和更新,这也是在系统建设中所出现的新问题,他将引起系统结构的变化,使用工具的变化等。

章节目录: 系分教程第4章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返回全书目录:系统分析师章节辅导教程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

系统分析师考试  系统分析师培训 

系统分析师考试报名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