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工程师软件开发模型例题及解析
4.1.2软件开发模型
网络工程师软件开发模型例题及解析
例:渐增式开发方法有利于 .
A.获取软件需求 B.快速开发软件
C.大型团队开发 D.商业软件开发
试题分析:
对于软件需求还不明晰,或者暂时不能提出完整的软件需求的时候,可以使用渐增式开发方法来完成软件的一步一步的开发,当软件开发结束,需求也就明朗了。试题答案
A.
例: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等。其中(1)模型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2)模型主要用来描述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1)A.瀑布模型 B.演化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
(2)A.瀑布模型 B.演化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
试题分析:
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软件开发模型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过程,明确规定了要完成的主要活动和任务,用来作为软件项目开发的基础。瀑布模型需要早期需求明确,不适应需求的变化;演化模型主要针对事先不能完整定义需求的软件开发,用户可以给出待开发系统的核心需求,并且当看到核心需求实现后,能够有效地提出反馈,以支持系统的最终设计和实现。螺旋模型是在"瀑布模型"的每一个开发阶段之前,引入非常严格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喷泉模型主要用于采用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项目,具有迭代和无间隙的特性。
试题答案:(1)A 、(2)D.
例:关于原型化开发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型化方法适应于需求不明确的软件开发
B. 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废弃不用早期构造的软件原型
C. 原型化方法可以直接开发出最终产品
D. 原型化方法利于确认各项系统服务的可用性
试题分析:
原型法的其实是先根据用户需求,构造一个简单的系统模型,然后根据需求的更改不断的完善模型。原型化开发比较适合于用户需求不清、业务理论不确定、需求经常变化的情况。
开发人员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就系统的主要需求取得一致意见后,开发一个原型(原型是由开发人员与用户合作,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并在较短时间内开发的一个实验性的、简单易用的小型系统。原型应该是可以运行的,可以修改的,因此它不是最终产品。)并运行之,然后反复对原型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
由于运用原型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在使用原型时也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抛弃策略和演化策略。
抛弃策略是将原型用于开发过程的某个阶段,促使该阶段的开发结果更加完整、准确、一致、可靠,该阶段结束后,原型随之作废。探索型和实验型就是采用此策略的。
演化策略是将原型用于开发的全过程,原型由最基本的核心开始,逐步增加新的功能和新的需求,反复修改反复扩充,最后发展为用户满意的最终系统,演化型快速原型就是采用此策略。
采用何种形式、何种策略运用快速原型主要取决于软件项目的特点、人员素质、可供支持的原型开发工具和技术等,这要根据实际情况的特点来决定。试题答案:C.
返回目录
编辑推荐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