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高速以太网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 责任编辑:lulicheng 2013-11-15

摘要:体系工程师互联网技术高速以太网的发展:1975年,美国施乐(Xerox〉公司的PaloAlto研究中心研制成功[METC76],该网采用无源电缆作为总线来传输数据帧,故以传播电磁波的“以太(Ether)”命名。1981年施乐公司、数字装备公司(Digital)以及英特尔(Intel)公司联合推出以太网(EtherNet)规约[ETH80]。

 3.1高速以太网
3.1.1 以太网的发展
1975年,美国施乐(Xerox〉公司的PaloAlto研究中心研制成功[METC76],该网采用无源电缆作为总线来传输数据帧,故以传播电磁波的“以太(Ether)”命名。1981年施乐公司、数字装备公司(Digital)以及英特尔(Intel)公司联合推出以太网(EtherNet)规约[ETH80]。1982年,第二版以太网规约DIXEthernetV2公布。一般“以太网”特指DIXEthernetV2所描述的技术。1983年,美国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委员会以DIXEthernetV2为基础推出了IEEE802.3。IEEE802.3又叫做具有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网络。因此,IEEE802.3以“以太网”为技术原型,本质特点是采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Ethernet(以太网)网络出现于1975年,随后3COM公司致力于使以太网的使用成为一个多供应商标准,并于1982年制定成为IEEE802.3标准的第一版本。1990年2月,该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正式成为ISO/IEEE802.3国际标准,并编号&IEEE802.3。Ethernet和IEEE802.3虽然有很多规定不同,但术语Ethernet通常认为^802.3是兼容的。IEEE将802.3标准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JTC1),再次经过修订变成了国际标准ISO8802-3。
由于Internet/Intranet的快速发展,以太网由最初的10Mbit/s带宽,到100Mbit/s,后来发展到1000Mbit/s,直到目前的万兆(10Gbit/s)以太网,在不到25年时间里,其带宽和运行速度提髙了3个数量级。以太网具有成本低廉、互连性好、升级容易、组网快捷、产品支撑厂家多、技术发展快等优势,现基本占据了近85%的局域网市场份额,由于在链路层仍然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CSMA/CD),从而在局域网中居于统治地位,也使得以太网成了局域网的代名词。
Ethernet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高技术芯片和系统的开发,从而极大提高了网络性能,降低了系统成本。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终端与业务组网技术汇总

编辑推荐:

中级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教程汇总

中级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教程汇总

通信专业实务考试设备与环境教程汇总

通信专业实务考试交换技术教程汇总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0
  • 5
  • 3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