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基本结构与通傕过程

互联网技术 责任编辑:gpld0704 2013-11-15

摘要: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基本结构与通傕过程:按照ISO的OS1七层结构,以太网标准只定义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作为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在TCP协议中,网络层的核心协议是IPUnternet Protocol),同时还提供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ICMP(Internet Con

  3.1.3 基本结构与通傕过程
按照ISO的OS1七层结构,以太网标准只定义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作为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在TCP协议中,网络层的核心协议是IPUnternet Protocol),同时还提供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s Protocol)等协议。该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即组装IP数据报并发往网络接口)、处理输人数据报、转发数据报或从数据报中抽取分组、处理差错与控制报文(包括处理路由、流世控制、拥塞控制等>。<BR>传输层的功能是提供应用程序间(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它提供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DatagramProtocol)和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ferControlProtocol)两个协议。UDP负责提供高效率的服务。用于传送少量的报文,几乎不提供可靠性措施,使用UDP的应用程序需自己完成可靠性操作;TCP负责提供高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主要用于传送大量报文,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而以太网标准只描述了使用50欧同轴电缆、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总线局域网,而且以太网标准包括ISO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全部内容;而IEEE802.3标准描述了运行在各种介质上的、数据传输率从1Mbps-10Mbps的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而且IEEE802.3标准只定义了ISO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即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而数据链路层的逻辑链路控制ITC子层由IEEE802.2描述。该规范规定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碰撞)检测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信号以10Mbps的速率在同轴电缆上传输。各个节点采用BEB(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算法处理冲突,具有冲突时延不确定的缺陷,无法在工业实时网络中得到有效应用。CSMA/CD的处理流程如图3-1所示。

当一个站需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监听信道,若信道忙就持续等待.直到它监听到信道空闲时,就将数据发出。如果两个或多个站点都在监听和等待发送,然后在倍道空闲时决定立即(几乎同时)开始发送数据,这时就发生冲突。如果一个站在传输期间检测出冲突,则立即停止传输,并向信道发出一个“拥挤”信号,以确保所有其他站也发现该冲突。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终端与业务组网技术汇总

编辑推荐:

中级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教程汇总

中级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教程汇总

通信专业实务考试设备与环境教程汇总

通信专业实务考试交换技术教程汇总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0
  • 5
  • 3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