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技术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软交换技术采用了电话交换机的先进体系结构,并采用IP网中的IP包来承载话音.数据以及多媒体流等多种信息。一部程控电话交换机可以划分为业务接人、路由选择(交换>和业务控制三个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通过交换机的内部交换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
3.4.4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软交换技术采用了电话交换机的先进体系结构,并采用IP网中的IP包来承载话音.数据以及多媒体流等多种信息。一部程控电话交换机可以划分为业务接人、路由选择(交换>和业务控制三个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通过交换机的内部交换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软交换技术是将上述三个功能模块独立出来,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实体实现,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功能扩展,并通过统一的IP网络将各物理实体连接起来,构成了软交换网络。
电话交换机的业务接入功能模块对应于软交换网络的边缘接人层;路由选择(交换)功能模块对应于软交换网络的控制层;业务控制模块对应于软交换网络的业务应用层;IP网络构成了软交换网的核心传输层。
因此,软交换网络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业务应用层、控制层、核心传输层和边缘接人层。如图3-11。
各层详细说明如下:
(1)边缘接入层
软交换技术将电话交换机的业务接人模块独立成为一个物理实体,称为媒体网关(MG,Media Gateway).MG功能是采用各种手段将各种用户及业务接人到软交换网络中,MG完成数据格式和协议的转换,将接人的所有媒体信息流均转换为采用IP协议的数据包在软交换网络中传送。
根据MG接人的用户及业务不同,MG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①中继媒体网关(TGW,Trunking Gateway)--用于完成与PSTN/PLMN电话交换机的中继连接,将电话交换机PCM中继中的64kbit/s的语音信号转换为IP包。
②信令网关(SGW,Signaling Gateway)--用于完成与PSTN/PLMN电话交换机的信令连接,将电话交换机采用的基于TDM电路的七号信令信息转换为IP包。
③接人网关(AGW,ACCesS Gateway)--提供模拟用户线接口,用于直接将普通电话用户接人到软交换网中,可为用户提供PSTN/PLMN提供的所有业务,如电话业务、拨号上网业务等,它直接将用户数据及用户线信令封装在IP包中。
④综合接人设备(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类IAD同时提供模拟用户线和以太网接口,分别用于普通电话机的接人和计算机设备的接人,适用于分别利用电话机使用电话业务、利用计算机使用数据业务的用户;另一类IAD仅提供以太网接口,用于计算机设备的接人,适用于利用计算机同时使用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的用户。
⑤多媒体业务网关(MSAG,MediaServers Access Gateway):用于完成对各种多媒体数据源的信息处理,将视频与音频混合的多媒体流适配为IP包。
⑥H.323网关:用于连接采用H.323协议的IP电话网网关。
⑦无线接人媒体网关(WAG,Wireless Access Gateway):用于将无线接人用户连接至软交换网。
可见,AG、TG和SG共同完成了电话交换机的业务接人功能模块的功能,实现了普通PSTN/PLMN电话用户的语音业务的接人,并将语音信息适配为适合在软交换网内传送的IP包。同时软交换技术还对业务接人功能进行了扩展,体现在IAD、MSAG、H.323GW、WAG等几类媒体网关。通过各类MG,软交换网实现了将PSTN/PLMN用户、H.323IP电话网用户、普通有线电话用户、无线接人用户的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综合接人。
返回目录:
编辑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