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面是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二)选择题部分,有需要的小伙伴可自行练习。希望大家在2019年成人高考的考场上都有一个好成绩。
下面是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二)选择题部分,有需要的小伙伴可自行练习。希望大家在2019年成人高考的考场上都有一个好成绩。
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7.根据我国现行担保立法的规定,一个债权之上同时存在保证与债务人提供的物的担保的,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担保份额时,( )。
A.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B.应当先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C.如何实现担保由债权人选择决定
D.保证人的保证责任限于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份额之外的剩余部分债权额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担保物权与保证这两种担保的效力关系。保证是一种债权保证方式,担保物权是物权担保方式,在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情况下,为纠纷解决之便利,先实现担保物权,不足清偿部分由一般担保之保证人负责,故应选选项D。
18.2006年2月1日,甲公司向银行贷款10万元人民币,贷款期限为1个月,由乙公司作为保证人,保证方式为一般保证,但未于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期间。根据法律规定,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应为贷款合同成立之日起( )。
A.6个月
B.3个月
C.7个月
D.9个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保证期间的问题。《担保法》规定,当事人应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期间,如未约定该期限或约定不明,保证期间应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本题中问的是自贷款合同成立之日起算的保证期间,故应加上1个月的贷款期限,即7个月,故选项C正确。
19.有关格式条款的错误表述有( )。
A.格式条款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责任的,无效
B.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C.格式条款在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都应无效
D.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义务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格式合同的效力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乘人之危的合同,是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只有危害国家利益时,才是无效的合同。选项A、B、D三项均符合法律规定,只有选项C的表述是错误的,故本题中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其他选项。
20.关于承诺的正确表述为( )。
A.承诺不得撤回,但可以撤销
B.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失效的以外,为有效
C.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D.承诺可以撤销,撤销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中选项A的错误,是将《合同法》规定的承诺的撤回说成撤销;选项8的内容不符合承诺须在要约规定的承诺期限内作出的规则,也是不正确的;选项D中,混淆了撤销和撤回,与《合同法》的规定不符;本题中只有选项C的内容,符合《合同法》的规定,是正确的,排除其他选项。
21.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有权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是市、县人民政府的( )。
A.土地管理部门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
D.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统一由市、县的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故本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除其他选项。
22.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的是( )。
A.受益人
B.受害人
C.第三人
D.国家民政部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象是正当防卫。《民通意见》第142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在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状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故本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除其他选项。
23.下列选项中,属于担保物权范围的是( )。
A.地役权
B.地上权
C.典权
D.质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担保物权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而在债务人或其保证人的特定物上设立的他物权。依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故本题中选项D是正确的,排除其他选项。
24.杨某将一辆货车作价2万元抵押给孙某,并依法进行了抵押登记,该货车继续由杨某使用。一日杨某在运输途中不慎翻车,造成货车报废,保险公司依保险合同赔偿杨某损失万元,则( )。
A.应认定杨某与孙某的抵押关系解除
B.应认定杨某与孙某的抵押关系终止
C.应认定抵押关系继续有效,应以保险公司赔偿的3万元作抵押
D.应认定抵押关系继续有效,应以保险公司赔偿的2万元作抵押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2万元为原抵押物的替代物,抵押权有物上代位性,所以本题中选项D是正确的,排除其他选项。
25.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出让金的行为。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由国务院规定
B.土地使用权出让应签订书面出让合同
C.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
D.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土地的,应当最迟于届满前6个月申请续期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中选项D的表述不符合我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排除其他选项。
26.甲公司承诺对方交付货款10%作为定金后,即与其签订正式的购货合同。但甲公司在接到定金后,却表示不愿意与对方签订合同。对此,甲公司应( )。
A.承担违约责任
B.承担侵权责任
C.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D.因合同尚未签订,不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象是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反先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本题中甲公司在缔约过程中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给对方造成了损失,属于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情形,甲公司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故本题中选项C是正确的,排除其他选项。
27.甲欠乙4 000元货款,约定由丙代甲向乙偿还,并约定分两次还清。丙向乙第一次付款2 000元后,以自己并不负有债务为由,明确表示拒绝继续履行。该案中,( )。
A.甲应承担违约责任
B.丙应承担违约责任
C.甲和丙分担违约责任
D.甲和丙承担连带违约责任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象是为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我国《合同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本题中乙是债权人,甲是债务人,由丙代为履行债务。在丙不履行债务时,乙有权依法要求甲承担履行债务的义务,故选项A为正确,排除其他选项。
28.甲与乙订立一总价为10万元的买卖合同,合同中有一定金条款。定金的最高限额应为( )。
A.1万元
B.2万元
C.2.5万元
D.5万元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象是定金。根据《民法通则》、《担保法》及《合同法》的规定,定金既可以作为担保方式,也可以作为违约责任方式。定金的设立虽然是为了担保债的履行,但是在当事人违约后,就要产生违约责任,此时的定金担保就转化成了定金责任。《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故选项B正确,排除其他选项。
29.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建材买卖合同。约定如果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1万元违约金。由于乙公司未能按时供货,使甲公司延误工期,造成经济损失10万元。则乙公司应向甲公司赔偿( )。
A.1万元
B.5.5万元
C.10万元
D.11万元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象是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合同法》第114条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在违约金和赔偿金二者之间可以选其高者,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增加。据此,选项C是正确的,进而排除选项A、B、D。
30.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 )。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象是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无须考虑加害人是否有过错,都应承担民事责任,故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选项C正确,排除其他选项。
31.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如果甲父死亡,则甲将房屋租给乙居住。这一合同( )。
A.未成立
B.成立但无效
C.是附期限的合同
D.是附条件的合同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需要辨析附条件与附期限合同的区别。条件是发生与否不确定的,故本题中的合同不属于附条件合同,排除选项D;而附期限合同在期限到来之前成立但不生效,不是无效,排除选项B,故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A亦被排除。
3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对世权的有( )。
A.李某对出版社出版自己的画稿的合同权利
B.李某因出版社违约而行使的合同解除权
C.李某对出版社占有自己画稿的返还请求权
D.李某对出版社出版自己的画稿不按约定付稿酬的付酬请求权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题目要求辨析四个选项中哪一个是对世权,答题时首先要从对世权是对任何人都有效力的权利这一点出发,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其中A、B、D都是债权,即是相对权,只有选项C符合对世权的特点。本题中选项C是正确的,排除其他选项。
33.王某欠李某100元钱,借条上写明了还款时间,但王某到期未还钱。25个月后,李某要王某还钱,王某以时间已过为理由拒绝,王某所说的“时间已过”,属民法上的( )。
A.事件
B.约定的时间
C.能够消灭债的原因
D.违反合同约定的时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法上时间的性质的理解。时间的经过不能必然导致债消灭,故选项C不正确;“25个月”不是约定的时间,更不是违反合同约定的时间,因而选项B和选项D也不正确,“时间已过”的法律性质应为事件,故本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除其他选项。
34.关于多数人之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多数人之债的债务人为2人以上
B.多数人之债是数个单一之债的总和
c.多数人之债是两个以上的标的同时出现在一个合同当中
D.多数人之债的债务人、债权人一方为2人以上或双方均为2人以上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多数人之债是根据主体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作的划分,因此,本题选项D是正确的,进而排除其他选项。
35.甲公司派代理人乙前往丙公司购买10吨药,而乙擅自订购12吨,丙告知甲时,甲未作反应,乙的行为后果由( )。
A.甲承受
B.甲、丙承受
C.乙、丙承受
D.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无权代理中被代理人默示的法律后果。甲明知乙的行为超越代理权限而不作否认,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应视为甲同意承担乙行为的法律后果。故此,本题中选项A是正确的,排除其他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