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提高成人高考专升本的语文成绩,还是要靠日常的刷题加整理错题,小编为各位成考考生整理了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10,供考生备考使用!
点击查看>>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 )
A.战国时代
B.秦代
C.汉代
D.三国时代
答案:C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
A.论点、论据、结论
B.引论、论据、结论
C.立论、驳论、正论
D.论点、论据、论证
答案:D
3.《风波》、《断魂枪》、《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
A.鲁迅、契诃夫、老舍
B.契诃夫、鲁迅、老舍
C.鲁迅、老舍、契诃夫
D.契诃夫、老舍、鲁迅
答案:C
4.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 )
A.不忍登高临远
B.叹年来踪迹
C.渐霜风凄紧
D.是处红衰翠减
答案:A
5.《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
A. “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B. “你可都改了罢!”
C.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一”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
答案:C
6.《诗经》中的《氓》属于( )
A.颂
B.大雅
C.小雅
D.风
答案:D
7.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A.七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七言排律
D.七言绝句
答案:B
8.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 )
A.自居易《杜陵叟》
B.屈原《国殇》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陶渊明《饮酒》(其五)
答案:A
9.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同一篇作品的是( )
A.沙子龙、赵七爷
B.王三胜、七斤
C.姚纳、德拉
D.黄省三、李石清
答案:D
10. “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鲶”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依次是 ( )
A.孟光、季鹰、伊尹
B.孟光、伊尹、季鹰
C.伊尹、孟光、季鹰
D.季鹰、伊尹、孟光
答案:B
11. “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
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答案:C
12.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国别搭配正确的是( )
A.《论学问》——培根——英国
B.《麦琪的礼物》——欧·享利——德国
C.《米龙老爹》——屠格涅夫——俄国
D.《门槛》——莫泊桑——法国
答案:A
1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 20 世纪30 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
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羡”、“建筑的美”
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
答案:C
14.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
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
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
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
答案:D
15.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答案:B
16.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
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千金,重币也:千金是很多钱。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会晤:没有理由见面。
答案:A
17.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A.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菜汤。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顾:照顾。
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
D.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
答案:D
18.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 )
A.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B.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D.(马伶)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
答案:B
19.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曾巩
答案:B
20.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
A.马致远
B.王实甫
C.关汉卿
D.白朴
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21~29 小题。共 30 分。
(一)阅读侯方域《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21~23 小题。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日:“予,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日:“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侯方城日: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21. “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一句影射了什么?(2 分)
答案:影射当朝宰相与严嵩是一丘之貉。(2 分)
22.这段文字赞扬了马伶怎样的从艺精神?(4 分)
答案:不甘失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4 分)
23. “分宜”指的是谁?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分宜”指的是严嵩。(2 分)
借代(2 分)
(二)阅读陆游《关山月》一诗,然后回答 24~26 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戌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24.诗人是怎样将三个场景联系在一起的?(2 分)
答案:通过“今宵”二字将三个场景都置于同一月夜,并以“月”为线索,贯穿全篇(只答“以月,为线索”也算对)。(2 分)
25.统领全诗的是哪一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意图是什么?(4 分)
答案:和戎诏下十五年。(2 分)
揭霸南宋统治者的投降主义路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2 分)
26.这道诗写了哪三个场景?(4 分)
答案:第一个场景写统治阶级醉生梦死,不思战备。
第二个场景写戍边战士壮志难酬,老死疆场。
第三个场景写中原沦陷区人民切望恢复,对月垂泪。(4 分)
(三)阅读刘义庆《世说新语·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然后回答 27—29 小题。
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②,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日:“不是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注:①石崇:东晋时的富豪。王恺:晋武帝的舅舅。②扶疏:繁茂分披的样子。
27.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2 分)
答案:为突出石崇的豪富作铺垫。(2 分)
28.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 分)
比:讫:疾:恨:
答案:比:并列;同等。讫:终于;完毕。疾:妒忌。恨:懊悔;后悔。(4 分)
29.这篇小说表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特征?最能表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个细节?(4 分)
答案:骄横跋扈,不可一世。(2 分)
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2 分)
编辑推荐>>
2022年成考不知怎样提分?历年真题详析+海量真题题库助你过关!了解详情>>成人高考在线真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