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0河南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本套试卷是2010河南专升本语文真题,有答案。
2010河南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河南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本套试卷是2010河南专升本语文真题,有答案。
一、单选题
1.《季氏将伐颛臾》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尚书》
D.《春秋》
3.下列作品出自《诗经》的是()
A.《国殇》
B.《蒹葭》
C.《行行重行行》
D.《短歌行》
4.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汉书》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
8.刘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主要感情内容是()
A.抒写国破家亡之痛
B.抒写登临怀古之情
C.抒写报国无门之愤
D.抒写羁旅行役之苦
10.宋代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苏轼
D.曾巩
11.《报刘一丈书》的主要内容是()
A.同情底层百姓的疾苦
B.同情刘一丈的人生遭遇
C.揭露官场的黑暗腐败
D.表达怀才不遇的情怀
12.婴宁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A.憨厚
B.泼辣
C.浪漫
D.率真
13.在《宝玉挨打》中,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的是()
A.薛宝钗
B.林黛玉
C.王夫人
D.王熙凤
1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者是()
A.梁启超
B.秋瑾
C.龚自珍
D.林则徐
15.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是()
A.《文心雕龙》
B.《诗品》
C.《文赋》
D.《沧浪诗话》
16.在鲁迅小说中,以农民为写作对象的是()
A.《孔乙己》
B.《伤逝》
C.《风波》
D.《狂人日记》
17.《炉中煤》用煤的燃烧来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其表现手法是()
A.托物言志
B.拟人手法
C.象征暗示
D.侧面烘托
18.诗歌《北方》的作者是()
A.戴望舒
B.艾青
C.徐志摩
D.闻一多
2.“五十步笑百步”一语出自()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寡人之于国也》
C.《天之道》
D.《大同》
19.下列小说属于郁达夫创作的是()
A.《林家铺子》
B.《菉竹山房》
C.《沉沦》
D.《边城》
20.《断魂枪》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法是()
A.类比
B.对比
C.铺垫
D.烘染
21.《我与地坛》中说,“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是因为地坛()
A.让作者融进自然
B.引导作者考察民俗风情
C.启发作者思考人生
D.使作者熟悉古迹
6.杜甫的《兵车行》是一首()
A.叙事诗
B.送别诗
C.抒情诗
D.讽喻诗
23.《捡麦穗》表现出作者所向往的是()
A.美好的爱情
B.丰收的年景
C.人间纯真的感情
D.优美的田园生活
24.《米龙老爹》所表达的主题是()
A.颂扬爱国主义精神
B.描写田园风光
C.表现机智勇敢
D.颂扬家族复仇精神
25.作品风格体现了“含泪的微笑”的西方作家是()
A.普希金
B.欧·亨利
C.契诃夫
D.莫泊桑
5.下列作品中属于律诗的是()
A.杜牧《清明》
B.王维《山居秋暝》
C.李白《行路难》(其一)
D.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
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作者是()
A.李清照
B.秦观
C.李煜
D.晏殊
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
A.孟浩然
B.陈子昂
C.白居易
D.柳宗元
二、填空题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5.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
7.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
8.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
9.“南洪北孔”的戏曲代表作分别是________和《桃花扇》。
10.《日出》的作者是著名戏剧家________。
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6.___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2.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3.【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8.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
9.【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10.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7.【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6.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
四、翻译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3.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
5.他日来,幸亡阻我。
2.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无使滋蔓。
五、理解与分析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冯谖客孟尝君》)请回答:(1)这段文字刻画了冯谖什么样的人物形象?(3分) (2)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手法表现冯谖的性格特征?(4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守一城,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张中丞传后叙》)请回答:(1)这段文字驳斥的论点是什么?(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的修辞和表现手法是?(2分)(3)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其反诘语气的运用有何作用?(4分)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破坏了。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爱尔克的灯光》)请回答:(1)作者为什么要写对姐姐之死的回忆?(3分) (2)这段文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3)文中的“偶然”和“意外”为什么被加上引号?(2分)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声音停了一会儿,过后又问下去。“你知道吗,”那声音最后说,“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年轻的生命?”“这我也知道。然而我还是要进来。”“进来吧!”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屠格涅夫《门槛》)请回答:(1)这段文字中的“姑娘”、“门槛”象征什么?(3分) (2)文中的“傻瓜”、“一位圣人”象征什么?(2分)(3)概述这段文字的思想内容?(2分)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有人说:“时间即生命。”也有人说:“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人根本认为金银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有钱不要命者,固然实繁有徒,但是舍财不舍命,仍然是较聪明的办法。所以,《淮南子》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谈时间》)请回答:(1)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2分)(2)文中作者否定的观点是什么?(2分)(3)文中最后的论证方法是什么?(2分)
六、诗词赏析
1.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短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七、作文
1.请从下面这首诗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