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2)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摘要:2018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该试卷是为2018年参加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的考生准备的大学语文预测试题,题型为单选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2018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8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该试卷是为2018年参加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的考生准备的大学语文预测试题,题型为单选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一、单选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 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 暴突然
C.契丹矣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
D.而姑息重荣不能诘 诘:追问

7.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

A.初唐
B.晚唐
C.中唐
D.盛唐

8.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

A.《庄子》
B.《孟子》
C.《论语》
D.《左传》

9.《选择与安排》选自( )

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谈文学》
D.《文艺心理学》

10.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

A.小说
B.散文
C.散文诗
D.政论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

A.山水诗
B.乐府诗
C.田园诗
D.边塞诗

2.《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莫泊桑
C.欧·亨利
D.契诃夫

4.“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

A.《谏逐客书》
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
D.《答司马谏议书》

3.所谓伶官是指( )

A.民间艺人
B.宫廷艺人
C.著名优伶
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6.《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 )

A.孔子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

12.《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

13.“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

A.《李将军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
D.《寡人之于国也》

16.《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

A.《大堰河》
B.《火把》
C.《北方》
D.《向太阳》

17.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 )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贝多芬传》
C.《高老头》
D.《匹克威克外传》

20.成语“祸起萧墙”出自( )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荀子》

14.培根是( )

A.德国哲学家
B.法国史学家
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D.美国小说家

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

A.赵七爷
B.七斤
C.八一嫂
D.九斤老太

19.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气”的是( )

A.积极进取
B.忠臣直谏
C.退隐山林
D.处士横议

18.《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

A.契诃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D.托尔斯泰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陆游《关山月》全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意。

2.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这首诗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6.此诗人称上的变化有何好处?

4.阅读《杜陵臾》全诗,回答文后问题。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此诗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8.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联系?

5.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9.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7.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清指出作者、题目。

三、现代文阅读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7.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    把快乐比喻为“方糖”和“电兔子”的作用是什么?

8.作者认为:“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你是怎么理解的?

9.作者对“永远的快乐”是怎么看的?你认为存在吗?

3.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

1.阅读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的片断,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6.从这段文字来看,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5.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普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 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随意进出。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 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 然后,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一会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 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 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