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1)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摘要:2018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该试卷是为2018年参加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的考生准备的大学语文最新模拟试题,题型为单选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2018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8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该试卷是为2018年参加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的考生准备的大学语文最新模拟试题,题型为单选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

A.契诃夫
B.泰戈尔
C.屠格涅夫
D.伏尔泰

2.屈原《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主要表现方法是()

A.象征暗示
B.对比描写
C.场面描绘
D.侧面烘托

5.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性格的特征是()

A.愚昧无知
B.工于心计
C.贪婪狂妄
D.阴险狠毒

8.老舍是我国现代 ( )

A.著名诗人
B.著名文艺评论家
C.著名作家
D.著名游记作家

9.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关山月》
B.《短歌行》(其一)
C.《陈情表》
D.《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括号中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荷锄(者)有菜色,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B.国家建者(于)北,徘徊(于)斗牛之间
C.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D.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11.曹禺的第一部多幕话剧是()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4.曹操《短歌行》诗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

A.借喻
B.借代
C.比拟
D.比喻

15.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反问 对偶 拟人 对偶
B.反问 比喻 拟人 对偶
C.设问 比喻 拟人 夸张
D.设问 对偶 比喻 夸张

16.茅盾参与倡导并组织成立的是( )

A.新月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语丝社

17.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A.马致远
B.王实甫
C.关汉卿
D.白朴

18.柳永是 ()

A.南宋婉约派词人
B.南宋豪放派词人
C.北宋婉约派词人
D.北宋豪放派词人

19.议论文的三要素是指()

A.论点论据论证
B.归纳演绎比较
C.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D.立论驳论结论

20.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是( )

A.心绪茫然
B.壮志难酬
C.前途暗淡
D.道路凶险

4.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王安石
B.韩愈
C.柳宗元
D.欧阳修

12.《氓》是一首()

A.寓言诗
B.叙事诗
C.哲理诗
D.抒情诗

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

A.反驳论证方式
B.反驳论点
C.反驳论证过程
D.反驳论据

13.《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

A.《史记》
B.《国语》
C.《后汉书》
D.《汉书》

6.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B.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这两个小虫子又知道什么呢。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译文:我自从束起头发在房中读书。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茫茫万顷的江面。

二、文言文阅读

3.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逆: 就: 滋: 淫辞:

6.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阅读《氓》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试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将这段诗句中的下列诗句译成现代汉语。 其叶沃若: 二三其德:

8.从这两节诗中选出相应诗句说明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的根本原因和前天的直接原因。

9.解释这段诗句中下面字的含义。 说: 汤汤: 渐: 爽:

5.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

4.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诗句,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哪几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2.这段文字是怎样概括张、许的守城功绩的?

1.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试题。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作者揭露“弃城图存者”和“擅兵坐观者”的作用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

2.对这三个时代的描述表现出作者什么态度?

4.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晚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大风的时候……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地在怒涛上驱走……下雨的时候……落泪了……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 在作品中,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8.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

9.这段文字分为几层?各层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

5.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7.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这三个时代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6.从这段片段上看,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1.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在作者心目中,第三样时代不同于前二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