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试题2,是针对成考专升本生态学科目的模拟试题。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试题2,是针对成考专升本生态学科目的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 )
A.单元顶极理论
B.顶极格局假说
C.多元顶极理论
D.以上都是
2.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 ( )
A.浮游生物
B.小鱼
C.食小鱼的大鱼
D.食大鱼的水鸟
3.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 ( )
A.蓝光
B.青光
C.紫光
D.红光
4.下列有关水生植物特点中,正确的是 ( ) ①发达的通气系统②叶片极厚③植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④淡水植物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正确
5.“老年型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 ( )
A.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B.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C.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D.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6.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 ( )
A.盖度
B.频度
C.密度
D.重要值
7.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 )
A.大型哺乳动物
B.小型哺乳动物
C.土壤动物
D.木本植物
8.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 )
A.内因性演替
B.快速演替
C.次生演替
D.外因性演替
9.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
A.水稻
B.黄瓜
C.大
D.玉米
10.阳性植物的特点是 ( )
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11.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 ( )
A.维持恒定
B.产生波动
C.逐级降低
D.逐级升高
12.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 )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下降型
13.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
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
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14.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 ( )
A.德鲁提
B.克列门茨
C.奥斯汀
D.布朗-布兰奎特
15.下列选项中是群落发育过程中良好发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的是 ( )
A.优势种
B.亚优势种
C.建群种
D.伴生种
16.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 )
A.寒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暖温带
17.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 )
A.碳
B.氮
C.磷
D.氧
18.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 ( )
A.间接因子
B.生物因子
C.直接因子
D.限制因子
19.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 ( )
A.过多的氮
B.过多的磷
C.过多的碳
D.过多的氮和磷等
20.“-3/2自疏法则”描述了植物种群内个体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 ( )
A.密度效应
B.产量效应
C.温度效应
D.边缘效应
二、填空题
1.生态学按生物栖息场所(也称生境类型)来分,可分为_______和水域生态学。
2.种群的周期性波动包括季节性波动和_______。
3.植物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才开始生长发育,这是_______法则决定的。
4.气候因素、大气CO2浓度、土壤pH值、营养状况、空间体积及污染物等是对种群数量影响的_______因素。
5.地球上两个最大的碳储存库为岩石圈和_______。
6.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_。
7.生物间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这种关系称_______。
8.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后果是_______的融化和形成全球性热带气候。
9.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时期,植物体遮光后,花芽的形成减少,已经形成的花芽,也发育不良或早期死亡。这说明在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_______起着主导作用。
10.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策生物的出生率_______。
1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_______ 和人为因子。
12.生态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又称为_______。
13.同一群落中,当两个种群均利用某一有限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_______。
14.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个体数量关系可用_______金字塔来表示。
15.“精明”的捕食者不能对猎物_______,总是在系统反馈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
16.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经济、_______三个亚系统组成。
17.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改进能源结构和提高_______。
18.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分为冷害和_______两种。
19.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群包括生活在该区域内的_______。
20.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_______、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
三、判断题
1.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 )
2.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 )
3.生物群落是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 )
4.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 )
5.竞争会使群落中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变窄。 ( )
6.现代生态学以人为研究中心,更加注重实践研究。 ( )
7.植物对昼夜温度交替变化的反应称为物候节律。 ( )
8.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 )
9.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 )
10.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 )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2.丹麦植物学家饶基耶尔(Christen Raunkiaer)按照更新芽或休眠芽的位置,把高等植物分为哪几种主要的生活型?
3.简述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五、论述题
1.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