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试题1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摘要: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试题1,是针对成考专升本生态学科目的模拟试题。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试题1,是针对成考专升本生态学科目的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 ( )

A.平均温度
B.发育天数
C.有效积温
D.生物学零度

2.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所组成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 ( )

A.稀树草原
B.草原
C.荒漠
D.苔原

3.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一般 ( )

A.出生率高、寿命较短
B.生率低、寿命长
C.出生率低、寿命较短
D.出生率高、寿命长

4.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 ( )

A.土地退化
B.土壤污染
C.生态平衡失调
D.土地沙化

5.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 ( )

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6.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 )

A.块状结构
B.片状结构
C.团粒结构
D.柱状结构

7.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 ( )

A.生物组织层次
B.生物类群
C.生境类型
D.应用领域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 (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

9.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石油
B.天然气
C.水能
D.煤

10.在我国暖温带地区,通常土壤养分有效性最好和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酸碱度为( )

A.pH5~6
B.pH6~7
C.pH7~8
D.pH8~9

11.生理有效辐射是 ( )

A.红光、橙光、蓝紫光
B.红光、绿光、青光
C.红光、橙光、绿光
D.绿光、青光、蓝紫光

12.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 ( )

A.干扰竞争
B.共生
C.利用竞争
D.竞争排除

13.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 ( )

A.频度
B.密度
C.多度
D.优势度

14.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 ( )

A.银杏
B.大象
C.丹顶鹤
D.蝗虫

15.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 ( )

A.寄生
B.互利共生
C.拟寄生
D.偏利共生

16.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 ( )

A.金字塔形
B.钟形
C.壶形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7.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 )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8.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 ( )

A.相对密度等于40%
B.盖度等于40%
C.频度等于40%
D.相对盖度等于40%

19.下列有关自然种群的不规则波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周期性的或少见的数量波动
B.周期性的或常见的数量波动
C.非周期性的或少见的数量波动
D.非周期性的或常见的数量波动

20.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

A.油菜
B.冬小麦
C.水稻
D.甜菜

二、填空题

1.在一定时间内,当植物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_______。

2.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有_______、捕食、共生、寄生等几种。

3.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大,寿命长,这符合_______法则。

4.华北的农谚“枣发芽,种棉花”,“杏花开,快种麦”中的枣和杏在此被指为_______生物。

5.种群的分布型一般可分为_______、随机型和成群型三种类型。

6.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_______首先提出来的。

7.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

8.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_______,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

9.生态学的发展时期可分为萌芽时期、建立时期、_______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10.在一定生育期内,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温度叫_______。

11.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_______,食物链长度一般只有四、五级。

12.水生植物有发达的_______,以保证身体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

13.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沙土、黏土和_______三大类。

14.物种均匀性越大,则多样性越_______。

15.具有镶嵌性特性的植物群落叫做_______群落。

16.种群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称为_______。

17.酸雨是指pH值低于_______的降水。

18.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_______。

19.爬行动物皮肤干燥,可以不透水,以排泄尿酸来代替排泄尿素和氨,这是该类动物对_______的适应表现。

20.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三、判断题

1.捕食者和猎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协同进化。 ( )

2.地方性水资源、土壤、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 )

3.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 )

4.生物群落是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 )

5.水体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热污染与油污染。 ( )

6.冬小麦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 )

7.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8.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 )

9.不管外来干扰有多大,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总能通过自我调控机制来维持其稳定。 ( )

10.全球变暖与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无关。 ( )

四、简答题

1.简述土壤水分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2.种群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3.群落的结构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

五、论述题

1.试述生态农业的特点。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