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试卷(二)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摘要:专升本语文试卷(二)这套试卷有单选题与阅读题两大题型,其中阅读题包含了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

专升本语文试卷(二)这套试卷有单选题与阅读题两大题型,其中阅读题包含了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

一、1. 选择题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总分为:20

1.下列文章中,带有寓言性的散文是( )

A.《种树郭橐驼传》
B.《季氏将伐颛臾》
C.《谏逐客书》
D.《答司马谏议书》

2.《论学问》、《门槛》、《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

A.培根、契诃夫、屠格涅夫
B.契诃夫、屠格涅夫、培根
C.屠格涅夫、契诃夫、培根
D.培根、屠格涅夫、契诃夫

3.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A.传记
B.奏章
C.文论
D.史论

5.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 )

A.郭沫若《炉中煤》
B.徐志摩《再别康桥》
C.闻一多《发现》
D.艾青《我爱这土地》

6.曹禺的代表作是( )

A.《雷雨》、《日出》、《北京人》
B.《茶馆》、《屈原》、《北京人》
C.《茶馆》、《雷雨》、《日出》
D.《屈原》、《茶馆》、《雷雨》

7.“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 )

A.柳永、辛弃疾
B.李清照、柳永
C.辛弃疾、李清照
D.苏轼、辛弃疾

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 )

A.共叔段、公子吕、颍考叔
B.郑庄公、颍考叔、公子吕
C.颍考叔、祭仲、公子吕
D.子封、共叔段、颍考叔

9.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对象是( )

A.秦王
B.魏王
C.楚王
D.齐王

10.关于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B.小说描述了普通法国农民米龙老爹孤身杀敌的故事。
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米龙老爹的内心世界。
D.小说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

11.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 )

A.契诃夫——《苦恼》——姚纳
B.欧.亨利——《苦恼》——德拉
C.契诃夫——《麦琪的礼物》——德拉
D.欧.亨利——《苦恼》——姚纳

12.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社”的是( )

A.郁达夫和徐志摩
B.郭沫若和郁达夫
C.闻一多和徐志摩
D.郁达夫和闻一多

13.下列诗歌中,同属乐府诗的是( )

A.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
B.王维《山居秋暝》、曹操《短歌行》、李白《行路难》
C.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屈原《国殇》
D.陆游《关山月》、白居易《杜陵叟》、王维《山居秋暝》

14.杜甫《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前一句是( )

A.三十从军今白发
B.三顾频烦天下计
C.拔剑四顾心茫然
D.出师未捷身先死

15.“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对偶借代
B.比喻夸张
C.对偶夸张
D.对偶拟人

16.成语“夙兴夜寐”、“日薄西山”、“路不拾遗”依次出自( )

A.《诗经.氓》、《陈情表》、《季氏将伐颛臾》
B.《诗经.氓》、《陈情表》、《礼记.大同》
C.《郑伯克段于鄢》、《礼记.大同》、《陈情表》
D.《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礼记.大同》

17.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是( )

A.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盈。
B.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A.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看到顾秉谦就如同见到了严嵩。
B.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食以草具:就用草制的器具给他吃饭。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我愆期:不是我拖延婚期。
D.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细密的鱼网不要撒进池塘。

19.下列带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

A.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愿,请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相顾:互相照顾
C.广骑曰:“是李将军”。故:原来的
D.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疾走:快跑

20.下列各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二、5. 古文阅读

古文阅读题 总分为:20

1.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涘:____________________ (2)辩: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洋: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庄子描绘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其作用是什么?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从这里可以看出,《秋水》在表现方法上有哪些特点?

4.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5.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6.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文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

7.阅读杜甫《蜀相》一诗,然后回答小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如何理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

8.全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

9.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三、6.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题 总分为:20

1.阅读莫泊桑《米龙老爹》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那些在平原上四处散布的诺曼底省的田庄,在远处看来像是一些围在细而长的山毛榉树的圈子里的小树林子。然而走到跟前,等到有人打开了天井边的那扇被虫蛀坏的栅栏门,却自信是看见了一个广阔无边的花园,因为所有那些像农夫的躯体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苹果树正都开着花。乌黑钩曲的老树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开它们那些雪白而且粉红的光彩照人的圆顶。花的香气和敞开的马房里的浓厚气味以及正在发酵的兽肥的蒸气混在一块儿——兽肥的上面歇满了成群的母鸡。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派怎样的田园风光?

2.这段景物描绘中洋溢着怎样的气氛?其中暗寓着人们怎样的情感?

3.这段描写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阅读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的片段,然后回答小题。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 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5.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6.在这段义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的感情?

7.阅读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然后回答小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从内容、结构上可分成几层?

8.请找出本诗中的象征形象并说明其寓意。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