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内科学基础诊断学(问诊、临床常见症状)模拟试卷3,本试卷总分54分,共有4类型题目。
2015年内科学基础诊断学(问诊、临床常见症状)模拟试卷3,本试卷总分54分,共有4类型题目。
一、1. A1型题
总分为:27
1.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是可以总和的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2.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
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
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E.K+净外流为零
3.神经细胞在产生动作电位时,除极相的变化方向朝向下列哪种电位
A.K+的平衡电位
B.Na+与Cl-的平衡电位
C.Na+的平衡电位
D.K+与Cl-的平衡电位
E.有机负离子A-的平衡电位
4.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减去后电位
5.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在有髓纤维呈跳跃式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6.Na+跨膜转运的方式为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D.主动转运
E.主动转运和单纯扩散
7.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
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完全强直收缩
D.等张收缩
E.等长收缩
8.将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偶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有
A.横管系统
B.纵管系统
C.肌质
D.纵管终末池
E.三联管结构
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0.下列生理过程需当时耗能的是
A.维持静息电位的K+内流
B.引起动作电位除极相的Na+内流或Ca2+内流
C.形成动作电位复极相的K+外流
D.肌膜动作电位引起终末池释放Ca2+
E.肌质网摄入Ca2+
11.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Ca2+的贮存库
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
D.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E.使Ca2+通道开放
12.尿胆素原、尿胆素增加,尿胆红素阴性,下列疾病中哪种可能性大
A.溶血性贫1/11
B.中毒性肝炎
C.胆囊结
D.胆总管癌
E.病毒性肝炎
13.镜下血尿是指12 h Addis计数红细胞超过
A.8×103个
B.5×103个
C.5×104个
D.5 ×l05个
E.5×106个
14.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的指征主要是
A.呼吸中枢麻痹
B.肺部感染
C.抽搐频繁,而又不易用药控制
D.吞咽困难,防止食物误吸
E.腹直肌强直,呼吸受限
15.下列哪项不是破伤风的症状
A.伤口一横指
B.肌张力增加
C.高热
D.下肢无力
E.轻微刺激诱发抽搐
16.治疗下肢急性丹毒,应首选
A.四环素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氨苄青霉素
E.青霉素
17.链球菌感染脓液特点是
A.黏稠、黄色、不臭
B.黏稠、粪臭
C.稀薄、淡红色
D.淡绿色、甜腥臭
E.稀薄、恶臭
18.上唇周围和鼻部疖的危险性是由于引起
A.败血症
B.眼部感染
C.海绵状静脉窦炎
D.脑脓肿
E.脓血症
19.破伤风是一种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血症
E.脓毒败血症
2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错误的是
A.体温>38℃
B.体温<36℃
C.心率>90次/min
D.呼吸频率>20次/min
E.白细胞计数<12×109/L
21.破伤风最先发生收缩的肌肉是
A.面肌
B.咬肌
C.颈项肌
D.背腹肌
E.四肢肌
22.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导致
A.组织坏
B.化脓
C.象皮肿
D.败血症
E.脓血症
23.女性,22岁,因右鼻旁疖,患者自行挑破后,突然出现头痛、寒战、高热,体温39.5%,考虑患者发生了
A.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B.痈
C.急性蜂窝织炎
D.脑脓刖
E.疖病
24.关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机制,哪项是错误的
A.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B.肺泡氧分压下降
C.有低氧血症
D.有高碳酸血症
E.呼吸中枢受到抑制
25.心肌对哪项损伤性刺激最敏感
A.刺伤
B.切割
C.烧灼
D.挤压
E.缺血
26.大叶肺炎时咯血特点是
A.铁锈色痰
B.巧克力样痰
C.鲜红色血液
D.粉红色泡沫痰
E.脓血痰
27.胃泌素瘤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渗出性腹泻
C.渗透性腹泻
D.动力性腹泻
E.吸收不良性腹泻
二、2. B1型题
总分为:20
1.口测法正常体温
A.36.3~37.2℃
B.36.5~37.7℃
C.37.3~38.0℃
D.38.1~39.0℃
E.39.1~41.0℃
2.肛测法正常体温
A.36.3~37.2℃
B.36.5~37.7℃
C.37.3~38.0℃
D.38.1~39.0℃
E.39.1~41.0℃
3.低热
A.36.3~37.2℃
B.36.5~37.7℃
C.37.3~38.0℃
D.38.1~39.0℃
E.39.1~41.0℃
4.高热
A.36.3~37.2℃
B.36.5~37.7℃
C.37.3~38.0℃
D.38.1~39.0℃
E.39.1~41.0℃
5.胆石症
A.钝痛
B.绞痛
C.胀痛
D.烧灼痛
E.针刺痛
6.泌尿系结石
A.钝痛
B.绞痛
C.胀痛
D.烧灼痛
E.针刺痛
7.肠痉挛
A.钝痛
B.绞痛
C.胀痛
D.烧灼痛
E.针刺痛
8.肝肿大
A.钝痛
B.绞痛
C.胀痛
D.烧灼痛
E.针刺痛
9.支气管扩张
A.夜间咳嗽明显
B.清晨咳嗽伴大量排痰
C.干咳无痰
D.咳嗽呈金属音调
E.咳铁锈色痰
10.胸膜炎
A.夜间咳嗽明显
B.清晨咳嗽伴大量排痰
C.干咳无痰
D.咳嗽呈金属音调
E.咳铁锈色痰
11.纵隔肿瘤压迫气管
A.夜间咳嗽明显
B.清晨咳嗽伴大量排痰
C.干咳无痰
D.咳嗽呈金属音调
E.咳铁锈色痰
12.肺脓肿
A.夜间咳嗽明显
B.清晨咳嗽伴大量排痰
C.干咳无痰
D.咳嗽呈金属音调
E.咳铁锈色痰
13.急性胃肠炎
A.呕吐伴腹泻
B.呕吐伴眩晕
C.呕吐伴头痛
D.呕吐伴黄疸
E.呕吐伴发热及右上腹痛
14.前庭器官疾病
A.呕吐伴腹泻
B.呕吐伴眩晕
C.呕吐伴头痛
D.呕吐伴黄疸
E.呕吐伴发热及右上腹痛
15.急性胆囊炎
A.呕吐伴腹泻
B.呕吐伴眩晕
C.呕吐伴头痛
D.呕吐伴黄疸
E.呕吐伴发热及右上腹痛
16.颅内高压
A.呕吐伴腹泻
B.呕吐伴眩晕
C.呕吐伴头痛
D.呕吐伴黄疸
E.呕吐伴发热及右上腹痛
三、3. B1型题
总分为:4
1.见于大叶肺炎
A.体温持续39℃至40℃数天
B.体温在39 ℃以上,一天内体温相差2℃以上
C.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体温波动达数度
D.体温逐渐升高达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或低热
E.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并持续数天,如此反复
2.见于疟疾
A.体温持续39℃至40℃数天
B.体温在39 ℃以上,一天内体温相差2℃以上
C.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体温波动达数度
D.体温逐渐升高达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或低热
E.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并持续数天,如此反复
3.见于布鲁菌病
A.体温持续39℃至40℃数天
B.体温在39 ℃以上,一天内体温相差2℃以上
C.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体温波动达数度
D.体温逐渐升高达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或低热
E.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并持续数天,如此反复
四、4. X型题
总分为:8
1.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有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毛细血管静脉端静水压升高
D.水钠潴留
E.静脉回流受阻
2.关于咳嗽,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长期、频繁、剧烈的咳嗽属于病理现象
B.咳痰是一种生理现象
C.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咳嗽常在夜间明显
D.咳嗽时声音嘶哑可见于喉炎
E.湿性咳嗽可见于空洞型肺结核
3.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
A.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B.参与血液凝固
C.参与生理性止血
D.参与免疫功能
E.参与物质运输
4.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
A.蛋白质
B.铁
C.Ca2+
D.维生素B12
E.叶酸
5.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是
A.血浆蛋白
B.无机盐
C.水分
D.血细胞
E.ATP
6.某患者输液时错误输入大量蒸馏水后,该患者会出现
A.红细胞叠连
B.血细胞凝集
C.血细胞溶解(溶血)
D.患者死亡
E.红细胞只出现皱缩
7.促进红细胞生成成熟的重要调节因素有
A.雌激素
B.促红细胞生成素
C.雄性激素
D.胰岛素
E.肾上腺素
8.凝血过程的基本步骤是
A.Ca2+库释放的Ca2+
B.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C.凝血酶的生成
D.纤维蛋白的生成
E.Ca2+库回收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