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专升本(教育理论)预测试卷13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一、1.教育学部分

0.学校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

A.孔子
B.《礼记·学记》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3.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

A.前者就是后者
B.前者指导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决定后者

4.班级授课制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教学的特殊形式是(  )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个别指导
D.小组教学

6.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本(  )

A.目标
B.内容
C.途径
D.动力

7.《礼记·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

A.实际锻炼
B.陶冶教育
C.榜样示范
D.品德评价

9.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件颁布于(  )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10.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

A.讨论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11.在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班主任
B.任课教师
C.学校领导
D.团队干部

12.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13.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14.试述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

15.学生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6.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17.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的作用就可以了。请根据某一教学规律对此看法加以分析。

二、2.心理学部分

0.“入芝兰之室,久而闻不知其香”是下列哪种心理现象(  )

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1.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  )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
D.逆向性遗忘

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3.根据需要起源不同,其可分为(  )

A.生理与社会需要
B.物质与精神需要
C.爱与隶属需要
D.成就与交往需要

4.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5.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阶段分为5个时期。性蕾期的时间段是(  )

A.3岁至5或6岁
B.18个月到3岁
C.6岁持续到12岁
D.出生持续到大约18个月

6.在下列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的是(  )

A.自由联想
B.系统脱敏
C.厌恶疗法
D.强化和惩罚

7.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8.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  )

A.观察能力
B.思维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9.下列哪个选项是韦氏智力量表中言语分量表的项目(  )

A.完成图片
B.排列图片
C.实物组合
D.数字推理

10.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属于态度的哪种维度(  )

A.深刻维度
B.强度维度
C.中性维度
D.外显维度

11.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所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12.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常态曲线式的分布。

13.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14.简要说明解决问题的阶段。

15.简要说明意志的基本特征。

16.如何进行分阶段练习?

17.试述如何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规律,培养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