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教育学部分
0.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法纪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选择
2. 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4. 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 )。
A.赞可夫
B.马卡连柯
C.苏霍姆林斯基
D.加里宁
5.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实践锻炼教育法
B.榜样示范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教育法
7.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教育法
C.自我修养教育法
D.陶冶教育法
8. 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9.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0. 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11. 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12. “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13.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14.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5. 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6.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7. 简述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
18. 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19. 我国普通学校应贯彻的德育原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