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选择题
0. 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
A.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B.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C.研究环境问题发生规律及环境保护的科学
D.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1. 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同哪个选项相当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2. 植物叶子排列稀疏,角质层发达,单位面积上气孔多,叶脉密,机械组织发达的植物是
A.湿生植物
B.阳生植物
C.阴生植物
D.耐阴植物
3. 林业上常使用“层积法”进行种子处理,其作用是
A.筛选种子
B.打破休眠
C.保存种子
D.促进后熟
4. 土壤真菌与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体称为
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
5. 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是
A.生态系统
B.群落
C.种群
D.有机整体
6. 生物个体间竞争剧烈,正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成丛分布
D.群集分布
7. 逻辑斯蒂方程中的修正项(K-N)/K,是逻辑斯蒂系数,其意义是
A.环境压力的度量
B.环境负荷量
C.增长量
D.常量
8.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
A.种群衰退
B.种群平衡
C.种群爆发
D.生态入侵
9. 植物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影响叫做
A.他感作用
B.他毒作用
C.毒作用
D.抑制作用
10. 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A.鸟与树的关系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
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对策者是以提高增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取得生存机会的
B.K对策者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高
C.K对策者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环境
D.K对策者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12. 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
13. 顶极—格局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
A.后顶极
B.前顶极
C.亚顶极
D.气候顶极
14. 法瑞学派的群丛门与英美学派的哪个选项相当
A.群系型
B.群系
C.群丛
D.群丛相
15. 下列属于人工驯化生态系统是
A.农业生态系统
B.宇宙飞船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6. 下列生物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是
A.兔
B.藻类
C.食用菌
D.棉铃虫
17. g/(m2·a)是哪个选项单位
A.现存量
B.生物量
C.生产力
D.生产量
18. 氮循环失调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A.荒漠化
B.酸雨
C.温室效应
D.水体富营养化
19. 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A.K生物被r生物取代
B.净生产量加大
C.空白生态位增加
D.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二、2.填空题
0. 能量______流动,物质周而复始的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1. 现代生态学和传统生态学的最大区别,就是______的变化。
2. 两物种间竞争的结局是排斥还是共存,取决于环境系统的______。
3. 任何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因子,都可分别归纳入______、土壤(或水体)和生物三大类生态因子之中。
4. ______可以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削减宇宙射线初始的巨大能量。
5. 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正好抵偿呼吸作用的消耗,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
6. 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______三大类。
7. 种群的空间分布通常可分为均匀型、______和成群型三种类型。
8. 扩散的方式包括迁出、迁入和______。
9.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死亡率称为______。
10. 逻辑斯蒂增长又称______增长。
11. 种群一般有三个群体特征,即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______。
12. ______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标志。
13. 群落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也就是以______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
14. ______是生境的广义扩展,从数量上可以比较精确地描述一种生物对环境的要求。
15. 在演替过程中,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各物种之间在数量上的差异逐渐______。
16. 生态金字塔定律又叫______。
17.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经济、______三个亚系统所组成。
18. 土地退化的形式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沙化、______、土壤污染,以及土壤肥力退化等。
19. ______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生产,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三、3.判断题
0. 莲藕的通气组织属于区域环境。 [ ]
A.正确
B.错误
1. 限制生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温)。 [ ]
A.正确
B.错误
2. 种群世代有重叠的指数增长模型中,满足r=1这一条件,种群就是稳定的。 [ ]
A.正确
B.错误
3. 沿海“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富营养化。 [ ]
A.正确
B.错误
4. 丹麦生态学家Raukiaer选择生活型系统的基础是活动芽。 [ ]
A.正确
B.错误
5. 短命植物与类短命植物一般分布在苔原。 [ ]
A.正确
B.错误
6.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 ]
A.正确
B.错误
7. 对于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鹰组成的生态系统进行能流分析,没有被田鼠利用的植物能部分,包括未被取食的和取食含未消化的。 [ ]
A.正确
B.错误
8. 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源是焚烧秸秆。 [ ]
A.正确
B.错误
9. 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 [ ]
A.正确
B.错误
四、4.简答题
0. 简述土壤组成及其特性。
1. 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简述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
五、5.论述题
0. 论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