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选择题
0. 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净生产力较高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 ( )
A.地质大循环
B.生物小循环
C.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D.物质与能量的流动和循环
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类型是 ( )
A.气相型
B.沉积型
C.水循环
D.A+B+C
3. 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 (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煤气
4. 我国解放后新增加的荒漠面积中,有95%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 )
A.过度放牧
B.破坏森林
C.过度农垦
D.工矿开发
5. 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 )
A.石油农业
B.传统农业
C.生态农业
D.机械农业
6.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景观
7. 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因子
B.光因子
C.气候因子
D.土壤因子
8. 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
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
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9. 种群世代有重叠的指数增长模型中,满足什么条件种群是稳定的 ( )
A.r=1
B.r>0
C.r<0
D.0<r<1
10. 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 (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集群分布
D.三者都不是
11. 在一定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类组合成具有一定组成和结构的是 ( )
A.种群
B.种丛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12. 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
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
13. 第一次把植物营养体型称为生活型的人是 ( )
A.洪堡德
B.瓦尔明
C.达尔文
D.奥德姆
14. 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为 ( )
A.世纪演替
B.长期演替
C.快速演替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5. 我国西北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演替发展的最后群落是 ( )
A.桦树和山枸
B.杂草群落
C.桦、山枸、桤木
D.云杉林
16. 绵羊、山羊和鹿这类动物总是在秋天进入生殖期,这主要是因为 ( )
A.生长健壮
B.水草丰美
C.气候适宜
D.短日照的到来
17. 新疆的葡萄、瓜等比较甜,其主要原因是 ( )
A.干旱缺水
B.光周期现象
C.温周期现象
D.化肥用量低
18. 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 ( )
A.过多的氮
B.过多的磷
C.过多的碳
D.过多的氮和磷等
19. 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 )
A.10%
B.20%
C.30%
D.40%
二、2.填空题
0. 在我国华北地区,小麦进入夏季扬花后期,常刮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叫______。
1. 有效积温是指从某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减去______再乘以该时间的天数。
2. 高山植物都具有特殊的莲座状叶丛,这是______照射较强的结果。
3. 对植物群体的总光能利用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光合面积、______和光合能力。
4. 当海洋中的浮游藻类沉降到______以下深度,而又不能很快回升时,就会死亡。
5. 南方喜温作物可以移到北方的______上生长。
6. 华北的农谚“枣发芽,种棉花”,“杏花开,快种麦”中的枣和杏在此被指为______生物。
7. 最小因子律是德国化学家______于1840年提出的。
8. 新生特性原则又可称为______,即系统的总体功能要大于组成该系统各组分分功能之和并产生新的特性。
9. 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资源之______。
10. 从沙丘开始的演替,从基质的性质可称为______。
11. 热带雨林分布区的土壤是______。
12. 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率又叫______。
13.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表明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______上的变化。
14. 沿海“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______。
15. 影响种群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和死亡率。
16. 高斯原理(或假说)又称为______原理,意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17.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相互关系是长期______的结果。
18. 除太阳以外的为生态系统补加的一切能量称为______。
19. 食物链是指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______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序列。
三、3.判断题
0. 水稻是属于短日照的植物。 ( )
A.正确
B.错误
1. 不能直接参与植物生理代谢的气体是氧气。 ( )
A.正确
B.错误
2.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 )
A.正确
B.错误
3. 早稻是不宜连作的农作物,其原因是密度效应。 ( )
A.正确
B.错误
4. 表示某物种在一个群落内的丰富程度,常用多度。 ( )
A.正确
B.错误
5. 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偏途顶极。 ( )
A.正确
B.错误
6.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物群落的三大功能类群。 ( )
A.正确
B.错误
7. 杨树→蝉→螳螂→黄雀→蛇→鹰是一条混合食物链。 ( )
A.正确
B.错误
8. 营养物质循环变慢是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 ( )
A.正确
B.错误
9. 工业化农业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有机肥料。 ( )
A.正确
B.错误
四、4.简答题
0. 简述种群对空间的利用方式。
1. 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 简述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
五、5.论述题
0. 论述生态位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