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单选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0.毛泽东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属于( )
A.敌我矛盾
B.对抗性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无法调和的矛盾
1.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 )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积极防御
C.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D.战略进攻
2.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类似感觉的特性"
B.劳动
C.自然环境
D.客观精神的逻辑发展
3.1935年12月,毛泽东系统的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遵义会议
D.延安会议
4.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标准是( )。
A.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社会进步是指( )。
A.社会政治的发展
B.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C.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
D.社会的全面发展
6.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
A.1949年10月至1952年10月
B.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
C.1953年12月至1956年12月
D.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8.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C.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的因素
9.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10.时间、空间是指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11.认识的基础是( )。
A.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规则
B.伟人的教导
C.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D.实践
12.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 )。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13.针对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 )。
A.能够不断的制造出来
B.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
C.表现出数量上的稳定性
D.非常丰富的
14.历史客体是指( )
A.地理环境
B.社会物质财富
C.社会精神财富
D.历史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一切事物
15.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6.灯会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指的是( )。
A.生产关系的地位
B.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D.共同富裕的目标
1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过渡性质的社会
D.从属于资本主义的社会
18.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
二、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下列各名词。
0.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认识总规律
2. 理性认识
三、3.简答
简答题
0. 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马克思主义认识观的关系。
1. 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2. 发展地区经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意义何在?
3. 如何理解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4. 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原则、形式、政策是什么?
四、4.辨析
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 意识具有主观特性。
五、5.论述
论述题
0. 试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如何正确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
1. 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2.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