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选择题
0. 全球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 )
A.景观
B.生物圈
C.种群
D.群落
1. 公元前200年以前,记载江淮平原沼泽植物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土质的生态关系的我国古籍是 ( )
A.《管子·地员篇》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尔雅》
2. 用“生物学的多层蛋糕”来形象地确定生态学在传统生命科学划分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人是 ( )
A.林德曼
B.奥德姆
C.坦斯利
D.苏卡乔夫
3. 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 ( )
A.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C.阿伦法则
D.贝格曼法则
4. 炎热夏季的中午,玉米苗会出现暂时性萎蔫现象,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玉米的这种适应是 ( )
A.行为适应
B.生理适应
C.结构适应
D.形态适应
5. 极地和高山植物矮小并常呈匍匐状、垫状等以利于保温,减轻严寒的影响。这是植物的 ( )
A.结构适应
B.行为适应
C.形态适应
D.生理适应
6. 水分临界期是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作物不同,需水临界期也不一样。如( )
A.小麦是发芽期
B.水稻是苗期
C.花生是结果期
D.玉米是“大喇叭口”期到乳熟
7. 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植物被草食动物的危害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量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
8. 以空贝壳为家的寄居蟹和作为其伪装的海葵之间的关系是 ( )
A.互利共生
B.寄生
C.偏利共生
D.竞争
9. 在相当匀质的环境中,主要资源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由于种群内个体竞争的结果,种群内个体常呈 (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集群分布
D.随机和集群分布
10. 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引入澳洲大陆后,和牛羊之间的关系属 ( )
A.共生
B.捕食
C.竞争
D.种内斗争
11. 判断下面哪个多样性指数高 ( )
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
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
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12. 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为 ( )
A.世纪演替
B.长期演替
C.快速演替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3. 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 )
A.单元顶极理论
B.多元顶极理论
C.顶极格局假说
D.以上都是
14. 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 ( )
A.浮游生物
B.小鱼
C.食小鱼的大鱼
D.食大鱼的水鸟
15. 下述生态系统中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业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16. 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在食物链传递时损失最小,人类应采取的食物结构是 ( )
A.喝牛奶、吃牛肉
B.禽蛋
C.水产
D.谷物
17. 几种主要气体对大气温室效应影响大小的正确排序为 ( )
A.二氧化碳>甲烷>氟里昂>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氟里昂>甲烷>一氧化碳
C.氟里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氟里昂>甲烷
18. 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 )
A.石油农业
B.传统农业
C.生态农业
D.机械农业
19. 尚玉昌先生认为地球人口承载能力为 ( )
A.100亿
B.200亿
C.150亿
D.80亿
二、2.填空题
0. 区域环境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是______宏观规划分层的依据之一。
1. 内环境实际上是生物体内细胞生长、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等______的场所。
2. 长日照植物由南往北移时,发育提前,由北往南移时,则发育______甚至不开花。
3. 最近研究表明,光周期现象主要与______的长短有关。
4. 我国著名的“三北”防护林始建于______年。
5. 在dN/dt=rN[(K-N)/k)中,当N=K时,种群______生长。
6. 土壤中的微生物量一般是春季较少并逐渐增长,夏秋季多并达最高值,进入冬季后逐渐减少到最低值,这就是种群的______消长。
7. 早稻不宜连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于种内的______作用。
8. 当两个生物(或生物单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出现 ______。
9. 生物在扩散定居过程中,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反过来改造环境,使得原来的生境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______。
10. 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划分,森林砍伐迹地的演替属______。
11. 我国东北草甸形成的______是最好的土壤。
12. 世界上主要经济渔场几乎都分布在______。
13. 简言之,生态系统=______+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
14. 在北半球平均来说,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为大气界面上的47%,光合有效辐射只占地面所接受总辐射的______左右。
15. 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______,食物链的长度一般只有四、五级。
16. 负反馈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______。
17.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过______的发育过程。
18.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______。
19. 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______。
三、3.判断题
0. 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 ]
A.正确
B.错误
1. 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 ]
A.正确
B.错误
2. K对策生物一旦受到危害而种群下降就难以恢复。 [ ]
A.正确
B.错误
3.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 ]
A.正确
B.错误
4. 草木群落没有分层现象。 [ ]
A.正确
B.错误
5.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 [ ]
A.正确
B.错误
6. 海洋是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 ]
A.正确
B.错误
7. 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 ]
A.正确
B.错误
8. 从沿海向内陆延伸,降水逐渐减少,生态系统生物量也逐渐减少。 [ ]
A.正确
B.错误
9. 浮游生物增长形成“赤潮”的种群动态是不规则波动。 [ ]
A.正确
B.错误
四、4.简答题
0. 简述捕食的生态意义。
1. 减少大气中CO2增加的对策有哪些?
2. 简述森林群落对水分的影响。
五、5.论述题
0. 试论述生态系统的能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