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教育学部分
0.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1. 情绪是以(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识
2. 情绪所反映的是( )。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4. 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
A.愤怒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5. 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
A.克服困难
B.随意运动
C.兴趣爱好
D.意志自由
6. 在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7. 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8. 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 )。
A.盲目性
B.散漫性
C.顽固性
D.动摇性
9.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兴趣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0.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11. 压力指有机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特异性身心紧张的状态。
12. 情绪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13. 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两个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
14.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15. 简要说明意志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16. 简要说明意志与情绪过程的关系。
17. 简要说明意志的基本特征。
18. 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
19. 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20. 简要说明意志的品质。
21. 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2. 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3. 论述意志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