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选择题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0.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左传》
1. 《灯下漫笔》一文的作者是( )
A.茅盾
B.冰心
C.鲁迅
D.钱钟书
2. 气,水也;言,浮物也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 )
A.层递
B.比拟
C.比喻
D.对偶
3. 《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
A.回顾式写法
B.开放式写法
C.闭锁结构
D.片段写法
4. 下列史作中属于国别体的是( )
A.《李将军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郑伯克段于鄢》
D.《马伶传》
5. 《礼记》是一部( )
A.法家著作
B.道家著作
C.墨家著作
D.儒家著作
6. 《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下列哪国的作家(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7. 《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的散文集( )
A.《雅舍谈吃》
B.《槐园梦忆》
C.《雅舍小品》
D.《实秋杂文》
8. 郭沫若在《炉中煤》中,借炉中煤来诉说衷情,这种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借代
B.拟人 比喻
C.设问 拟人
D.借代 设问
9.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 )
A.反驳论据
B.反驳论点
C.反驳论证过程
D.反驳论证方式
10. 散文诗《门槛》全文采用的是( )
A.象征
B.对比
C.比喻
D.类比
11. 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开封
12. 《杜陵叟》是一首( )
A.七律
B.五律
C.新乐府诗
D.旧题乐府诗
13. 《风波》中描写的事件背景是(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张勋复辟
D.新文化运动
14. 说"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的哲人是( )
A.亚里土多德
B.培根
C.耶曼孙
D.斯宾诺莎
二、2.填空题
0.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擅长___________著称。
1. 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悠悠我心".
2. 唐代诗人中被称为"小李社"的是李商隐和_____________。
3.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_。
4. 选自巴金散文集《_________》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5. 在《论快乐》一文中,钱钟书认为"快乐"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三、3.翻译解释
翻译解释题
将下列各小题中的部分字或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0. 望洋向若兴叹。
望洋:________
1. 请以遗之。
遗:________
2.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张中丞传后叙》)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______________
3.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________
4. 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
宇宙大化:________
5. 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
识:________
6. 燕国殷富。
殷:________
7.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________
四、4.简答题
0. 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1. 请解释《张中丞传后叙》中"后叙"的含义。
2. 《谏逐客书》一文在哪几方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五、5.古文阅读
古文阅读题
0. 文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1. 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理: ______ 原:______
3. 分析“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名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4. 分析“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的艺术特点。
5. 选出总括本曲内容的句子。
六、6.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题
0. 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
2.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一字)?
4.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二字)?
5. 这四句话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恋,寂静的气氛?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一字)?
七、7.作文
作文题
0. 写作题目:甜与苦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