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和认识练习试卷1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一、1.单选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矛盾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的日常活动
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D.人们的精神活动

2. 否认“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观点属于(   )

A.旧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二元论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3.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4.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是(   )

A.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B.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C.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

A.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B.是相对的
C.是绝对的
D.既不是绝对的,又不是相对的

7. 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真理具有(   )

A.相对性
B.绝对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8.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真理具有(   )

A.相对性
B.绝对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9. 真理问题上的(   )认为,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二元论

10.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   )

A.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
D.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11. 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   )

A.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
D.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12. 正确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可以避免现实工作中的(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C.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
D.形式主义和虚无主义

13.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   )

A.客观性和无限性
B.具体性和条件性
C.抽象性和条件性
D.主观性和抽象性

14. 相对真理是指(   )

A.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
B.相对谬误
C.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误的成分
D.正确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和完善

二、2.简答

简答题

0.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 如何理解“真理是客观的”?

三、3.辨析

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 真理是有用的。

2. 任何认识都直接来自实践。

3.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

四、4.论述

论述题

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