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选择题
0. 苔原的分布区域是( )
A.亚热带
B.热带
C.温带
D.寒带
1. 热带雨林的分布区域是( )
A.亚热带
B.热带
C.温带
D.寒带
2. 判断下面多样性指数高的群落是( )
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
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
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3.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 )
A.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B.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C.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D.以上三者都是
4. 《物种起源》的作者是( )
A.达尔文
B.马尔萨斯
C.坦斯利
D.洪堡德
5. 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
A.山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谷风影响
D.海洋风影响
6. 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 )
A.红外光
B.可见光
C.蓝光
D.紫外光
7. 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
A.黏土
B.壤土
C.粉砂土
D.砂土
8. 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是( )
A.网状结构
B.团块结构
C.团粒结构
D.块状结构
9. 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基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这是植物对高温的( )
A.形态适应
B.生理适应
C.行为适应
D.结构适应
10. 狗在夏天经常伸长舌头喘气,是什么原因( )
A.天气太热
B.呼吸困难
C.散热
D.过于劳累
11. 莲藕的通气组织属于( )
A.内环境
B.外环境
C.微环境
D.区域环境
12. 猫和老鼠的关系是( )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13. 在一定范围内按不同密度播种的三叶草,其最终产量与播种密度无关,这是( )
A.养分制约的结果
B.空间制约的结果
C.密度制约的结果
D.人为影响的结果
14.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曲线是呈( )
A.J型
B.S型
C.直线
D.抛物线
15.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业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6. 从人类的食性来看,我们所处的营养级是( )
A.第一、二级
B.第二、三级
C.第三、四级
D.第二、三、四级
17. 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护自身相对平衡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
B.湖泊
C.热带雨林
D.北方针叶林
18. 当用网将留种用的草地罩上后,却发现草的叶子被害虫吃了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食物链被破坏
C.缺少光照
D.植被被破坏
19. 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在食物链传递时损失最小,人类应该采取的食物结构是( )
A.牛奶、牛肉
B.禽蛋
C.水产
D.谷物
二、2.填空题
0. 从沙丘开始的演替,从基质的性质可称为( )。
1. 热带雨林分布区的土壤是( )。
2. 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率又叫( )。
3.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表明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 )上的变化。
4. 沿海“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 )。
5. 影响种群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 )和死亡率。
6. 高斯原理(或假说)又称为( )原理,意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7.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相互关系是长期( )的结果。
8. 除太阳以外的为生态系统补加的一切能量称为( )。
9. 食物链是指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的( )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序列。
三、3.简答题
0.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1. 水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与光、温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2. 什么是物种多样性?包括哪几个层次?
3. 简述种间竞争的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4. 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四、4.论述题
0. 论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