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A1型题
0. 肋的组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真肋1~7对肋,假肋8~12对肋,浮肋11~12对肋
B.真肋1~7对肋,假肋8~12对肋
C.真肋1~8对肋,假肋9~12对肋
D.真肋1~10对肋,假肋11~12对肋
E.真肋1~5对肋,假肋6~10对肋,浮肋11~12对肋
1. 位于颅中窝的孔、裂是
A.筛孔
B.颈静脉孔
C.舌下神经管内口
D.切牙孔
E.眶上裂
2. 腹前外侧壁三块扁肌由浅至深依次是
A.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B.腹外斜肌、腹横肌、腹内斜肌
C.腹内斜肌、腹横肌、腹外斜肌
D.腹横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E.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3. 胃后壁相毗邻器官是
A.膈、脾、胰、横结肠及其系膜
B.膈、胰、脾、左肾及左肾上腺
C.膈、脾、胰、左肾、横结肠及其系膜
D.膈、脾、左肾及左肾上腺
E.膈、脾、胰、左肾、左肾上腺和横结肠及其系膜
4. 关于胆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
B.是腹膜内位器官
C.分为底、体、颈、管四部
D.能分泌胆汁和储存胆汁
E.胆囊管与胰腺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5. 气管杈位于
A.右主支气管分支的分叉处
B.左主支气管分支的分叉处
C.肺叶支气管的分叉处
D.第七气管软骨环
E.气管分为左、右主支气管的分叉处
6. 肾的被膜
A.自内向外依次为肾纤维囊、肾脂肪囊,肾筋膜
B.肾脂肪囊与浅筋膜的脂肪相连通
C.肾筋膜是肾独立的被膜
D.肾纤维囊紧贴肾实质,与之不易分离
E.肾筋膜包裹肾整个外表面
7. 输尿管的行程
A.行经腹横肌的前面
B.行经腰方肌的前面
C.左输尿管越过左髂内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D.在男性下端经精囊的后面穿入膀胱壁
E.右输尿管越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8. 下列哪项不是精索的结构
A.输精管
B.射精管
C.提睾肌
D.睾丸动脉
E.蔓状静脉丛
9. 有关卵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其位置主要靠韧带维持
B.性成熟期卵巢最大
C.后缘中部有血管、神经等出入
D.排卵可致卵巢表面形成瘢痕
E.位于盆腔内,为实质性器官
10. 不属于颈外动脉的分支是
A.甲状腺上动脉
B.甲状腺下动脉
C.面动脉
D.舌动脉
E.颞浅动脉
11. 当前臂出血时,常压迫哪一动脉暂时止血
A.腋动脉
B.肱动脉
C.桡动脉
D.尺动脉
E.肱深动脉
12. 以下哪项是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
A.中结肠动脉
B.乙状结肠动脉
C.右结肠动脉
D.直肠下动脉
E.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13. 眼球壁的中膜中最肥厚的部分
A.虹膜
B.睫状体
C.脉络膜前部
D.脉络膜中部
E.脉络膜后部
14. 关于正中神经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支配骨间肌
B.支配全部蚓状肌
C.经过肘窝、被肱三头肌腱覆盖
D.支配肱桡肌
E.由臂丛的内、外侧束的内、外侧根合成
15. 脊髓颈膨大
A.含神经纤维较多所致
B.主要颈部肌肉活动有关
C.平对第5颈椎体上缘至第1胸椎体下缘
D.发出的脊神经组成颈丛
E.位于脊髓第5颈节与第1胸节之间
16. 不属于间脑的结构是
A.上丘
B.底丘脑
C.上丘脑
D.下丘脑
E.背侧丘脑
17. 自中脑发出的神经
A.视神经
B.动眼神经
C.三叉神
D.展神
E.面神经
18. 在体表最易摸到的股动脉搏动的部位是
A.腹股沟韧带中、外1/3交点下方
B.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
C.腹股沟韧带中点中侧
D.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
E.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
19. 甲状腺位于
A.甲状软骨上方
B.上达舌骨,下至第4气管软骨环
C.后方邻近食管
D.前方邻近颈阔肌
E.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至第6气管软骨环
20.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
A.阈电位
B.时值
C.阈强度
D.刺激强度相对时间的变化率
E.刺激的频率
21. 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A.被动张力
B.前负荷
C.后负荷
D.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
E.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
22. 正常人血浆pH值为
A.6.35~6.45
B.7.05~7.15
C.7.35~7.45
D.7.65~7.75
E.8.35~8.45
23. 头面部痛、温觉的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A.脊神经节
B.三叉神经节
C.三叉神经脊束核
D.三叉神经脑桥核
E.三叉神经中脑核
24. 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A.快速充盈期缩短
B.减慢充盈期缩短
C.等容收缩期缩短
D.减慢射血期缩短
E.快速射血期缩短
25.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B.增强心肌收缩力
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26.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B.动脉血压升高时
C.由直立转为平卧时
D.颈动脉窦区血压升高时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时
27. 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通气量增加
B.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减少
28. 在胰液中凝乳作用较强的酶是
A.胰脂肪酶
B.胰淀粉酶
C.胰蛋白酶
D.糜蛋白酶
E.羧基肽酶
29. 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的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上段
E.结肠下段
30. 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时所能释放的所有能量
C.体外烯烧1克食物所释放的能量
D.氧化1克食物,消耗1升氧时所释放的全部能量
E.食物氧化时,消耗1mo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31. 在近球小管中滤出的HCO3-,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
A.H2CO3
B.H+
C.CO2
D.HCO3-
E.OH-
32. 用于测量肾血浆流量的物质是
A.尿素
B.肌酐
C.葡萄糖
D.碘锐特
E.菊酚
33.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间兴奋的化学传递的下列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B.不衰减
C.时间延搁
D.电化学反应
E.易疲劳
34. M受体
A.位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的肌膜上
B.位于植物神经节细胞膜上
C.可被酚妥拉明阻断
D.要被儿茶酚胺激活
E.位于植物性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
35. 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对侧伸肌反射
C.腱反射
D.肌紧张反射
E.翻正反射
36.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妊娠子宫收缩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37. 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后天形成,数量无限
B.具有极大的易变性
C.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D.可脱离非条件反射独立形成
E.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是学习记忆的过程
38. 下列激素中哪一种不是腺垂体分泌的
A.生长素
B.催产素
C.黄体生成素
D.促卵泡激素
E.催乳素
39. 劳动时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A.肺
B.心脏
C.肝
D.肾
E.骨骼肌
40. 血中哪一种激素出现高峰可作为排卵的标志
A.催乳素
B.卵泡刺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催乳素释放因子
E.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41. 有关问诊错误的是
A.最好病人自己叙述病史
B.态度要求亲切和蔼
C.先问病人容易回答的问题
D.边问边观察病人
E.对危重病人一定要详细询问和检查后再进行抢救
42. 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抗原—抗体反应
B.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
C.细菌感染
D.皮肤散热减少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43. 关于头痛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急起的头痛伴发热者,常见于脑瘤
B.急性感染所致头痛位于后枕部
C.鼻源性头痛多为深在性
D.一般来说鼻源性头痛最剧烈
E.发热、脑瘤等可出现转动性头痛
44. 咳嗽、深呼吸时胸痛加重见于
A.自发性气胸
B.肺不张
C.肋间神经炎
D.心包炎
E.干性胸膜炎
45. 喷射性呕吐可见于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肝炎
D.脑膜炎
E.胃溃疡
46. 肉眼血尿是指每升尿内含血量超过
A.1ml
B.2ml
C.3ml
D.4ml
E.5ml
47. 鲜血便一般来自
A.胃
B.空肠
C.十二指肠
D.直肠、肛门
E.食道
48.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总胆红素浓度超过
A.10mg/L
B.20mg/L
C.30mg/L
D.40mg/L
E.50mg/L
49. 有胸骨叩压痛特征的疾病是
A.肋间神经炎
B.肋软骨炎
C.白血病
D.胸壁软组织炎
E.肺炎
50. 一侧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叩诊为实音,应考虑
A.胸腔积液
B.气胸
C.肺气肿
D.支气管炎
E.支气管扩张
51. 细小支气管内有稀薄的液体分泌物,气流通过时所产生的音响称为
A.大水泡音
B.中水泡音
C.小水泡音
D.哮鸣音
E.哨笛音
52. 窦性心动过缓每分钟心率少于
A.60次
B.40次
C.50次
D.30次
E.55次
53. 胸骨左缘第2肋间触及连续性震颤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主动脉瓣狭窄
B.二尖瓣狭窄
C.室间隔缺损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动脉导管未闭
54. 产生第一心音的主要机制是
A.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B.二尖瓣、三尖瓣关闭
C.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D.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
E.以上均不对
55.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可出现于下列哪些疾病
A.肝硬化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右心衰竭
D.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E.以上均对
56. 关于腹部体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振水音见于幽门梗阻
B.右肋下扪及肝脏提示肝肿大
C.脾脏正常时不能扪及
D.肠鸣音消失可见于肠麻痹
E.腹主动脉搏动在正常人也可触及
57. 胆囊压痛点位于
A.右肋缘下
B.剑突下
C.左肋缘下
D.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
E.12肋与脊柱交界处
58. 病理反射的出现是由于
A.脊髓反射弧的损害
B.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C.脑干网状结构损害
D.基底节受损
E.锥体束受损
59. 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
A.10-20万
B.20-40万
C.10-30万
D.20-50万
E.10-50万
60. 周围血液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
A.结核病
B.伤寒
C.严重细菌感染
D.寄生虫病
E.风湿热
61. 阿米巴痢疾患者大便常为
A.鲜血便
B.果酱样便
C.黄色软便
D.粘胨样便
E.洗肉水样便
62. 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应去枕平卧
A.1-3小时
B.2-4小时
C.3-5小时
D.4-6小时
E.5-7小时
63.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E.Fe2+
64. 高渗性缺水时,血钠浓度一般是
A.大于145mmol/L
B.135-145mmol/L
C.大于135mmoL/L
D.大于125mmol/L
E.以上都不对
65. 休克时体液代谢改变的结果是
A.血糖升高
B.尿钠排出增多
C.血清钾进入细胞内
D.呼吸性酸中毒
E.水分排出增多导致血容量进一步下降
66. 休克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血压显著降低
B.尿量逐渐减
C.心功能不全
D.肝功能衰竭
E.微循环障碍,致肺、肾、心、脑等脏器功能衰竭
67. 有传染性的浅表化脓性感染是
A.疖
B.痈
C.急性蜂窝织炎
D.丹毒
E.均无传染性
6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疖均以局部治疗为主
B.背部疥有脓栓时可挤出脓栓
C.危险三角区的疖患者应联合用有效抗生素
D.成人疖病只须应用抗生素
E.以上都不对
69. 有关丹毒,错误的是
A.是皮肤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无传染性
B.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
C.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D.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
E.区域淋巴结多肿大
70. 三年前曾行破伤风自动免疫者,受伤后应作下列哪项处理即可预防破伤风
A.需再次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毫升
B.需再次注射破伤风类毒素5毫升
C.需再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国际单位
D.需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国际单位
E.严密观察,暂不注射
71.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急症手术病人,术前及术中应
A.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B.继续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C.药物减量
D.可用可不用
E.视病情而定
72. 术后恶心、呕吐最常见的原因是
A.精神因素
B.颅内压增高
C.麻醉反应
D.水和电解质失衡
E.胃管刺激咽部
73. 输血后出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
A.污染
B.感染
C.血液凝集
D.致热源
E.过敏反应
74. 诊断急性肾衰,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清钾
B.血清钠
C.血肌酐
D.红细胞压积
E.CO2CP
75. 下列哪项不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初期的临床表现
A.呼吸加快
B.PaO2降至8.0kPa
C.X线胸片一般无明显异常
D.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肺部有啰音
E.呼吸窘迫感,用一般的吸氧法不能得以缓解
76. 要素饮食可能产生的代谢方面的合并症是
A.高钠、高氯
B.氮质血症
C.凝血酶原过低
D.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E.以上都是
77. 关于损伤止血,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指压法仅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
B.指压法止血主要阻断毛细血管出血
C.压迫包扎法包扎要松紧适度
D.手术止血法效果最为理想
E.填塞法止血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
78. 烧伤后败血症致病菌主要来源是
A.呼吸道
B.肠道
C.泌尿道
D.创面
E.输液管道
79. 大面积烧伤现场急救时,下列哪种情况最需要将气管切开后方可安全转院
A.呼吸道烧伤
B.严重休克
C.头面部烧伤
D.上呼吸道梗阻
E.心搏骤停
80. 关于皮脂腺囊肿与皮样囊肿,下列哪项正确
A.皮脂腺囊肿简称皮样囊肿
B.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排出管阻塞所致
C.皮样囊肿是皮肤化脓感染引起
D.皮样囊肿与表面皮肤紧密相连,无活动
E.皮脂腺囊肿与深层组织相连,活动性大
81. 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对的
A.局部不一定扪及肿块
B.易出血和形成溃疡
C.可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
D.消瘦、乏力、发热常为晚期表现
E.以上都对
82. 心脏骤停一旦确诊,应立即
A.尝试锤击复律及清理呼吸道
B.气管内插管
C.人工呼吸
D.口对口呼吸
E.心脏按压
83. 心
A.心底与膈相贴
B.右心房、右心室位于左心房、左心室的右前方
C.由左心室构成心尖
D.由剑突左侧缘可摸到其搏动
E.心尖位于剑突后方
二、2.B1型题
0.A.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 B.由肝总管、胆囊管汇合而成
C.由肝管、胆囊管汇合而成 D.由左、右肝管、胆囊、胆囊管汇合而成
E.由肝管、胆囊、胆囊管汇合而成
肝总管是
1.
胆总管是
2.A.奇静脉 B.脾静脉
C.肝静脉 D.左肾静脉
E.左髂内静脉
肝门静脉的属支是
3.
沟通上、下腔静脉的是
4.A.奇静脉 B.脾静脉
C.肝静脉 D.左肾静脉
E.左髂内静脉
注入下腔静脉的是
5.
左侧睾丸静脉注入
6.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称做
7.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K+外流增大出现
8.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着正常数值的电位差称为
9.
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电位由负变正称为
10.A.以激素调节为主 B.以神经调节为主
C.以代谢物反馈调节为主 D.受靶腺激素与下丘脑调节肽双重调控
E.以自身调节为主
胰岛素分泌
11.
促甲状腺素分泌
12.A.回归热 B.波状热
C.弛张热 D.间歇热
E.不规则热
发热患者,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属于
13.
发热患者,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高热时体温可达39℃以上,若干小时后降至正常,经一间歇时期(数小时或数天)后又突然升高属于
14.A.分层现象 B.铁锈色
C.粉红色 D.白色粘痰
E.棕红色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痰常为
15.
肺梗死病人的痰常为
16.A.二尖瓣区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B.主动脉瓣区喷射样收缩期杂音
C.肺动脉瓣区喷射样收缩期杂音 D.二尖瓣区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E.动脉瓣区叹息样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狭窄时听到的杂音
17.
主动脉瓣狭窄时听到的杂音
18.A.病毒感染 B.寄生虫病
C.结核病 D.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E.淋巴细胞白血病
周围血液淋巴细胞减少见于
19.
周围血液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常见于
20.A.急性肠梗阻 B.感染性休克
C.肺炎高热 D.慢性十二指肠瘘
E.挤压综合征
低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是
21.
代谢性酸中毒最易发生于
22.A.300毫升 B.500毫升
C.800毫升 D.1000毫升
E.1500毫升
急性大出血超过多少时应及时输入全血
23.
失血量在多少毫升以内时,一般不需输血
三、3.X型题
0. 参与构成小骨盆的结构有
A.骶骨
B.骶结节韧带
C.骶棘韧带
D.坐骨结节
E.尾骨尖
1. 与胃后壁毗邻的器官有
A.左肾上半部
B.胰
C.横结肠
D.脾
E.软腭
2. 小脑
A.有上、中、下三对脚
B.深部有4对核团
C.构成第四脑室底
D.中间部称小脑蚓
E.功能主要与运动控制有关
3. 有关反射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必须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B.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C.完整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必要条件
D.腱反射不经过中枢神经系统
E.直接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的收缩是反射活动
4.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A.滤过膜的通透性
B.肾血流量
C.有效滤过压
D.肾髓血流量
E.滤过膜的面积
5. 基础状态是指
A.清晨、清醒
B.室温20~25℃
C.静卧
D.禁食4小时
E.睡眠
6. 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正确的是
A.左侧第3肋间距前正中线3.5-4.5cm
B.右侧第4肋间距前正中线3-4cm
C.左侧第5肋间距前正中线7-9cm
D.右侧第5肋间距前正中线5-6cm
E.以上均不正确
7. 肝浊音界下降见于
A.气腹
B.肺气肿
C.肝硬化
D.右侧胸腔大量积液
E.肝脓肿
8. 尿胆红素阳性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A.溶血性黄疸
B.梗阻性黄疸
C.药物性肝炎
D.急性病毒性肝炎
E.急性胆囊炎
9. 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的变化有哪些
A.微血管收缩
B.直捷通道开放
C.血压不变
D.组织灌流减少
E.脉压缩小
10. 下列哪些疾病的致病菌为链球菌
A.亚急性心内膜炎
B.丹毒
C.淋巴管炎
D.急性骨髓炎
E.急性蜂窝织炎
11. 临床判断烧伤的深度主要根据
A.烧伤皮肤感觉
B.是否出现水泡
C.烧伤创面色泽
D.有无休克
E.出现栓塞血管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