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5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一、1.填空题

0.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

1. 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__》、《大学》和《中庸》。

2. 的《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__,是以见效。”

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但见长江送流水。”

4. 李白《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

5. 《文学的趣味》一文的作者是__。

6.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__,__。”

7. 汤显祖的《游园》:“袅晴丝吹来闲庭院,__。”

8. 《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__。”

9. 《战国策》是一部__体史书。

二、2.单选题

0. 《管晏列传》一文选自 (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国语》

1. 余秋雨的《洞庭一角》是 (  )

A.诗歌
B.小说
C.游记散文
D.说明文

2. 下列作品被称为“千字律诗”的是 (  )

A.《春江花月夜
B.《蜀道难》
C.《琵琶行》
D.《长恨歌》

3. 下列文章属于驳论性的奏议的是 (  )

A.《谏逐客书》
B.《驳复仇议》
C.《留侯论》
D.《答司马谏议书》

4. “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句出自 (  )

A.《郑伯克段于鄢》
B.《谏逐客书》
C.《留侯论》
D.《燕昭王求士》

5. 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错误一项是 (  )

A.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C.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D.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三、3.词语解释

0.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

1.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去:

2. 古之谓豪杰之士着,必有过人之节。  节:

3.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以:

4.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遗:

四、4.翻译句子

0. 君子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燕昭王求士》)
安事死马:

1.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郑伯克段于鄢》)
厚将得众:

2.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谏逐客书》)
百姓乐用:

五、5.简答题

0. 阅读《蜀道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诗人如何营造“畏途”凄清、惊险的气氛的?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1. 阅读《听听那冷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1)作者听雨的感受是什么?
(2)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他实际上想表明什么?

六、6.简析题

0. 试说明李斯写《谏逐客书》的时代背景。

1. 简述老舍的《又是一年芳草绿》一文给我们的启示。

七、7.作文

0. 材料: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都将走向社会,社会和校园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有人说社会是复杂的,有人说社会上充满了机会。
题目:我眼中的社会
要求:
A.自立定义,自选题材,不可写成诗歌。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