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教育学部分
0.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 儿童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大致是以( )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A.自我
B.父母
C.老师
D.社会
2. 下列教育家中,属于实用主义代表的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梅伊曼
D.斯宾塞
3. 按照柯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4.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5. 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勒图尔诺
B.孟禄
C.高尔顿
D.达尔文
6. 教育工作的核心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育过程
D.教师与学生
7. 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 )。
A.信度
B.效度
C.智商
D.常模
8. 教学的根本问题是( )。
A.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B.政治方向问题
C.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D.提高教育质量问题
9. 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
A.个人本位论
B.文化本位论
C.经济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10.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A.普及义务教育
B.扫除文盲
C.促进人的发展
D.增强国力
11.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道德关系
B.教育关系
C.心理关系
D.社会关系
12. 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电化教学
B.复式教学
C.课堂教学
D.现场教学
13.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斐斯泰洛齐
D.夸美纽斯
14.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与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是( )。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15. ( )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布洛卡于1861
B.培因于1860
C.卡特尔于1876
D.冯特于1879
16.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D.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17. 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属于( )。
A.综合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18. 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 )。
A.性质
B.内容
C.规模
D.结构
19.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高尔顿
B.华生
C.爱尔维修
D.本尼迪克
20.填空题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的关系。
21. 在各项教学任务中,应当以传授基本知识和______为基础。
22. 素质教育是面向______的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
23.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构建了以______为主的小学课程。
24. ______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25.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6. 家庭教育的特点有______、教育方式的情感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27. ______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
28. ______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及发展人的本性。
29. 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______来决定。
30.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31. 1994年制定的《______》,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3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学生______的全面发展。
33. ______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和统帅。
34. 课外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在______上是统一的。
35.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6. 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包括尊师爱生、______和教学相长。
37. 教师备课时必须写好的三种计划是学期教学进度计划、______、课时教学计划。
38. 我国初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______。
39.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_____。
40.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
什么是说理教育法?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如何运用这一方法?
41. 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42. 我国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43.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4.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5.论述题
本大题15分。
试论述如何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
二、2.心理学部分
0.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知觉的( )。
A.恒常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1. 提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心理学家是( )。
A.荣格
B.威特金
C.麦克莱兰
D.马斯洛
2. 下列不能说明学习内涵的是( )。
A.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B.学习是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C.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
D.学习是生理成熟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
3. 公共汽车司机在驾车时,眼、耳、手、脚并用的现象是(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范围
4. 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5. 小张遇事缺乏主见,常常是人云亦云,人行亦行,这些特点表明他缺乏意志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6. 人们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不喜欢的事物记忆起来十分吃力,这表明情绪具有( )。
A.适应功能
B.组织作用
C.动机作用
D.信号作用
7. 人在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都是( )。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手势表情
D.语调表情
8. 强而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9. 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幻想是( )。
A.理想
B.遐想
C.空想
D.梦想
10. 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个性心理特征
11. “我行我素”、“固执己见”是和意志的( )品质相反的表现。
A.自觉性
B.果敢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12. 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
A.联觉
B.感觉的同时对比
C.感觉的代偿
D.差别感受性
13. 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涎
D.望梅生畏
14. 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 )。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15. 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或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6. 下列属于意志行动的是( )。
A.吹口哨
B.背诵课文
C.摇头晃脑
D.膝跳反射
17. 黑人的牙齿总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月明星稀”,都是感觉的( )。
A.代偿
B.适应
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1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一般能力?( )
A.音乐能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注意力
19.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20.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21. 通过想象过程创造新形象是想象表象,它具有______和______两大特点。
22. 由声波的振幅和频率引起的听觉感受是______和______。
23. 由声波的频率和振幅所引起的听觉感受是______和______。
24. 考试焦虑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25.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现象的______和______的反映。
26. 意志是自觉确定的,并根据目的来______,______,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7. 感觉记忆是对信息______的编码,如果受到______就转入短时记忆,否则就很快消失。
28. 直接兴趣是引起______注意的原因之一;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______注意的重要条件。
29. 思维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30. 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______的人。
31. 激情状态的主要特征是强烈的、______和______。
32. 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______。
33. 记忆内容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量的变化除了大家熟悉的遗忘现象外,还有______现象。
34. 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______因素和_____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5. 能力是在______中形成和发展的,个体的能力水平与人所从事______成正比。
36. 当我们从光亮处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若干时间后才看清周围事物的轮廓,这叫______。
37. 情绪具有______、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38. 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______。
39. 动机具有引发、______和______的功能。
40.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
简述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41. 简述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
42.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3.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4.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5.论述题
本大题15分。
试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