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教育学部分
0.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集体活动
1. 主张教育应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赞可夫
B.皮亚杰
C.杜威
D.赫尔巴特
2.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个别教学
D.现场教学
3.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4. 教育者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实施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阶段性
B.稳定性、可变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5. 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反映了教师哪种知识素养的要求
A.专业知识
B.文化基础知识
C.理论修养
D.教育科学知识
6.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7. 在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A.大力加强中等教育专业教育
B.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D.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8. 不是选择德育方法依据的一项是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政治形势
D.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9.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增强学生的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10. 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11. 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辨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书面材料分析法。
13. 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14.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
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15.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16. 简述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7.论述题
本大题15分。
“洋思中学”有一教育模式,其中一条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现学生在课堂内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要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请用有关的教学规律理论加以阐述。
二、2.心理学部分
0.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意志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1. 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 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3. 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叫( )
A.抽象
B.概括
C.分析
D.综合
4. 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练习
5. 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练习
B.感知
C.活动
D.思维
6. 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7. “捧腹大笑、手舞足蹈”,是下列选项中的哪种情绪状态(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8.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9. 个体在行为上听从他人支配,接受他人指挥的心理现象是( )
A.从众
B.服从
C.顺从
D.暗示
10.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11. 精神分析法的人性观属于( )
A.积极人性观
B.被动人性观
C.消极人性观
D.主动人性观
12.辨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13. 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4.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15. 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6. 简要说明能力差异的表现。
17.论述题
本大题15分。
简述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