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39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一、1.选择题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0.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箴言 盐碱 缄默 咸与维新
B.恪守 坎坷 缂丝 溘然长逝
C.皎洁 校尉 佼佼 上行下效
D.靓妆 靖乱 靛青 去芜存菁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都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兵不动 暗然失色 筚路蓝缕 得不尝失
B.破釜沉舟 言简意骇 恒古未有 事必恭亲
C.纷至踏来 众口烁金 按途索骥 秘而不宣
D.迫不急待 耳儒目染 括不知耻 铤而走险

2.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______得一夜没睡。  ②不对旧事物的顽抗进行______的斗争,新生事物就无法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③新时代为年轻人______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  ④文化的改革如长江大河的奔流,无法______。

A.激愤 坚忍 开辟 遏制
B.激奋 坚韧 开拓 遏止
C.激愤 坚韧 开辟 遏止
D.激奋 坚忍 开拓 遏制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别具一格。
B.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D.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在北京市旧城区改选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和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个层次逐步提高。
B.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C.海豚是海洋世界里最聪明的动物,它们有着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与人类非常友好。
D.夜深了,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他怎么也睡不着。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夏天的阳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时的阳光最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①总在我们小经意的时候奔突而来  ②踏起一路黄尘、青烟  ③像—匹横空出世的火马  ④坚硬的蹄声左冲右杀,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7.课堂电脑
  你们附近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吗?儿童用胳膊夹着笔记本电脑等黄色公共汽车去中学上学。在表面上,电脑是否可以进学校是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如果坚持认为今天的技术不应当用来使课堂经验变得更个性化、更有效、更直接、更激动人心那就奇怪了。电脑进学校已20多年——大概也起了一些有益的作用。
  但是个人电脑成为美国中小学生的每日必要工具的想法则完全是另一回事。确定电脑在学校中应有作用问题是如此之重大,因而这个问题不能全留给电脑供应商和教育工作者来决定。受过教育的公众抱有明确的和现实的期望,需要他们帮助确定技术发展的正确轨道。
  学校用电脑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是在指望改进教学能力和灵活性吗?我们是试图使老师和其他助手通过让学生利用编好程序的学习工具来取得更多成果吗?这一切听起来很好,而且借用电脑辅助教学也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这与把电脑当做健全教育政策的象征并不一样。有一种说法,如果一个儿童不能熟练地在万维网上浏览,不能在Windows或Finder上浏览,不能使用文字信息处理程序,或者不能使用Logo或Basic程序,就不能说是受过完整的教育。这种说法有危险。这些技巧能在教室外学会。更糟糕的是,学生学会这些技巧所花的时间是从正当的教学计划那里偷来的时间,这是一个坏交易。
  应当买哪一类电脑?我们不是在谈品牌名称。大部分学校系统没有钱根据不断变化的技术所要求的两到三年周期更换个人电脑或多用途电脑。另一方面,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把一部电脑的价钱投资于学校图书馆书籍所产生的效益,书架的书籍保存寿命更长些。
  谁能改变教室中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模式,从而让电脑变得更有效?谁来教老师?这些问题是真正难以回答的问题——是更多的硬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当学校在为孩子的未来打下牢固基础方面作贡献时,孩子们才得到最好的服务。学校作为目标应当培养的学生就能怀着好奇心和理解力去读书,掌握基本算术概念,并能批判地对一些观念、想法作出评估。

根据作者的看法,在教室里使用教学电脑是一种不合适的实践,因为(  )

A.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电脑是一种太昂贵的奢侈品。
B.中小学生的智力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去掌握那些技能。
C.它占用了太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本来可以用于正常课程的学习。
D.由于电脑的帮助,中小学生可能什么都没有学到。

8.
能决定电脑在学校中应有作用的是(  )

A.电脑供应商
B.电脑教育工作者
C.受过教育的民众
D.上述几项都是

9.
最后一段中作者暗示(  )

A.电脑技术对普通教育没有什么作用。
B.电脑教学是教育中一个不独立的部分。
C.教育的根本目的被忽视了。
D.教师应该接受如何教授电脑技术的教育。

10.
作者对现在学校电脑教育方式的态度是(  )

A.批评的
B.客观的
C.肯定的
D.乐观的

二、2.古文阅读

古文阅读题

1.(李)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积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资治通鉴》第十七卷)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就善水草舍止。
  ②而其土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2.
用文中词语回答下列问题:
  ①李广和程不识治军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
  ②作者引《易》中的话,是为了说明治军应该:______

3.
从全文看,为什么李广“如此焉可也”,却又“不可以为法”?

5.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6.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三、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题

1.风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不管它怎样猛烈地吹;吹过遮天的山峰,摆脱缭绕的树林,扫过辽阔的海洋,终逃不到天地之外去。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
  也许最平静的风,还是拂拂微风。果然纹风不动,不是平静,却是酝酿风暴了。蒸闷的暑天,风重重地把天压低了一半,树梢头的小叶子都沉沉垂着,风一丝不动,可是何曾平静呢?风的力量,已经可以预先觉到,好像蹲伏的猛兽,不在睡觉,正要纵身远跳。只有拂拂微风最平静,没有东西去阻挠它:树叶儿由它撩拨,杨柳顺着它弯腰,花儿草儿都随它俯仰,门里窗里任它出进,轻云附着它浮动,水面被它偎着,也柔和地让它搓揉。随着早晚的温凉、四季的寒暖,一阵微风,像那悠远轻淡的情感,使天地浮现出忧喜不同的颜色。有时候一阵风是这般轻快,这般高兴,顽皮似的一路拍打拨弄。有时候淡淡的带些清愁,有时候润润的带些温柔;有时候亢奋,有时候凄凉。谁说天地无情?它只微微的笑,轻轻的叹息,只许抑制着风拂拂吹动。因为一放松,天地便主持不住。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缚束太紧,它只要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儿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出去。墙把它遮住,房子把它罩住。但风顾得这些么?沙石不妨带着走,树叶儿可以卷个光,墙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树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卷起大浪,把大块土地吞没,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脑儿扫个干净。听它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一般,愈是阻挡它,它愈是发狂一般推撞过去。谁还能管它么?地下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云压近了地,太阳没了光辉,地上没了颜色,直要把天地捣毁,恢复那不分天地的混沌。
  不过风究竟不能掀翻一角青天,撞将出去。不管怎样猛烈,毕竟闷在小小一个天地中间。吹吧,只能像海底起伏鼓动着的那股力量,掀起一浪,又被压服下去。风就是这般压在天底下,吹着吹着,只把地面吹成一片凌乱,自己照旧是不得自由。未了,像盛怒到极点,不能再怒,化成恹恹的烦闷懊恼;像悲哀到极点,转成绵绵幽恨;狂欢到极点,变为凄凉;失望到极点,成了淡漠。风尽情闹到极点,也乏了。不论是严冷的风,还是蒸热的风,不论是哀号的风,还是怒叫的风,到未了,渐渐儿微弱下去,剩几声悠长的叹气,便没了声音,好像风都吹完了。
  但是风哪里就吹完了呢。只要听平静的时候,夜晚黄昏,往往有几声低吁,像安命老人无可奈何的叹息。风究竟还不肯驯服。或者就为此吧,天地把风这般紧紧地约束着。

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及最后一段中划线的句子“或者就为此吧,天地把风这般紧紧地约束着”,这两句话中的“此”含义有何不同?

2.
第一段中说,“风一辈子不能平静”;第二段中又说,“只有拂拂微风最能平静”。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3.
文章第三段中描写“流水”和“风”,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处。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简要分析。

4.
作者一开篇就说,“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从全文看,“天地”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说明。

5.
根据文意,概括出对待“风”的正确做法。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处理“社会矛盾”的一些看法。

四、4.作文

作文题

0. 以“升旗仪式”为话题,联系现实,写一篇200字的短文。

1. 以“自信”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