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前押密试卷(四)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摘要: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前押密试卷(四):本试卷总分150分;共有5类型题目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前押密试卷(四):本试卷总分150分;共有5类型题目

单选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温室效应的加剧不会导致(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上升
C.大气中C02浓度降低
D.冰川融化

2.生态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物种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难以长期共存的原因是(  )
A.捕食
B.共生
C.寄生
D.竞争

3.
A.种群初始数量
B.环境容量
C.种群增长率
D.增长时间

4.下列演替类型中不属于按演替进程时间长短分类的是(  )
A.原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长期演替
D.世纪演替

5.下列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
A.养鱼池
B.农田
C.荒漠
D.城市

6.2007年我国太湖出现蓝藻大发生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
A.年间波动
B.种群大爆发
C.生物入侵
D.季节性消长

7.我国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
A.寒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8.赤道附近的植物群落类型是(  )
A.针叶林
B.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草原

9.与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相比,生活在高纬度低温环境下的恒温动物其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一现象称为(  )
A.阿伦定律
B.谢尔福德定律
C.贝克曼定律
D.霍普金斯定律

10.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1.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A.油菜
B.冬小麦
C.水稻
D.甜菜

12.有效积温计算公式K=N(T—C)中,C表示(  )
A.生物学零度
B.摄氏零度
C.月平均温度
D.年平均温度

13.植物的病原真菌与该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
B.寄生
C.偏利共生
D.互利共生

14.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的科学家是(  )
A.坦斯利
B.林德曼
C.达尔文
D.海克尔

15.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
A.r对策
B.K对策
C.S对策
D.J对策

16.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贡献最大的是(  )
A.N2
B.O2
C.C02
D.S02

17.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_________为主。(  )
A.禾本科
B.豆科
C.莎草科
D.菊科

18.
A.内禀增长率
B.自然增长率
C.环境容量
D.种群数量

19.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被称为(  )
A.艾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高斯定律
D.阿利氏原则

20.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  )
A.农田
B.荒漠
C.草原
D.森林

一、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同一群落中,当两个种群均利用某一有限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____________。

22.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3.大多数群落都有垂直分化,这种情况称为__________现象。

24.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典型的____________型循环。

25.仙人掌科植物的叶片多呈针刺状,这是植物对_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

26.通常将各种生态因子归纳为__________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等五类。

2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____________和人为凼于。

2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___________型。

29.各种因子共同对生物产生影响,是生态因子__________规律。

30.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__________。

31.一些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其浓度逐级升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__________。

32.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的___________。

33.地球上两个最大的碳储存库为岩石圈和____________。

34.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的___________。

3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实验研究和模拟。

36.形成物种的关键是__________。

37.排放到大气中的S02的增加,加剧空气污染,也是导致___________产生的重要原因。

38.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级生产。

39.初级生产者中的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

40.元素和化合物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叫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根据竞争排斥原理,在进行间作时,应选择需光性都很强的植物种类。(  )

42.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的首要条件是受密度制约。(  )

43.生态系统中,磷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有机物燃烧。(  )

44.荒漠由于极端干旱,只有旱生草本生存。(  )

45.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

46.在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种生态金字塔中,只有数量金字塔总是呈典型的下宽上窄的正金字塔形。(  )

47.蝗灾是由于蝗虫数量的季节消长引起的。(  )

48.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

49.酸雨是指pH值等于6.0的降水。(  )

50.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都是经典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

三、简答题:51~5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什么是种间竞争?简述种间竞争的特点和类型。

52.简述物种形成的过程。

53.若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划分,演替可分为哪几类?

四、论述题:54小题,20分。

54.比较r对策和K对策的特点。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