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前押密试卷(三)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摘要: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前押密试卷(三);本试卷总分150分;共有5类型题目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前押密试卷(三);本试卷总分150分;共有5类型题目

单选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  )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2.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  )
A.李比希最低率
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C.阿伦法则
D.贝格曼法则

3.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  )
A.矮化
B.顶冠
C.根不发达
D.旗冠

4.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  )
A.盖度
B.频度
C.密度
D.重要值

5.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生物群落

6.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
A.阶段性
B.限制性
C.补偿性
D.不可替代性

7.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8.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  )
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位移动

9.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为(  )
A.环境促成群落的形成
B.群落造成了环境
C.相互影响和制约
D.无关

10.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11.一片农田弃耕后,依次被杂草、灌丛乃至森林替代的过程属于(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逆行演替
D.水生演替

12.下列食物链中,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
A.青草→羊→狼
B.羊→蚯蚓→鸡
C.马→马蛔虫→原生动物
D.动物尸体→秃鹫→微生物

13.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
A.夏眠
B.穴居
C.迁移
D.昼伏夜出

14.相同的群落类型(  )
A.可童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
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
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
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15.植被类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是(  )
A.温度
B.二氧化碳
C.氧气
D.风

16.下列不属于按组织层次划分的分支学科是(  )
A.个体生态学
B.景观生态学
C.进化生态学
D.种群生态学

17.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  )
A.初级生产
B.次级生产
C.初级生产量
D.次级生产量

18.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包括下列因素中的哪项(  )
A.群落自身的特点
B.群落受到干扰的方式
C.干扰的时间
D.估计稳定性的指标

19.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  )
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
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
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

20.植物固定的目光能占其吸收的日光能的比率称为(  )
A.同化效率
B.净生产力
C.生长效率
D.维持价

一、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在群落交错区内,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

22.在生态学研究中,使用最早、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3.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_____这一重要概念。

24.某一物种进入新的栖息地,其种群快速增长,对当地原有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25.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为___________。

26.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且能__________的疏松层。

27.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____________,使植物的两个重要过程失调。

28.某一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称为___________。

29.种群的分布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随机型和成群型三种类型。

3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_____的和逐级递减的。

31.三基点温度包括最低温度、____________和最高温度。

32.某些动物占据一定的空间,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行为称____________行为。

33.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称为___________。

34.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次提出了____________的概念。

35.根据阿伦定律,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育动物,其四肢、尾和耳朵有趋于缩短的现象,这是对___________因子的适应。

36.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砂土、黏土和__________3大类。

37.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害的种间共生关系称为__________共生。

38.广义的共物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__________。

39.绿色植物处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第___________营养级。

40.大气中C0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____。

二、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在光、温、水和地形等生态因子中,地形是直接因子。(  )

42.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是无限的。(  )

43.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

44.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刺状,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

45.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净生产量加大。(  )

46.生物个体间竞争激烈,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成丛分布。(  )

47.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可变的。(  )

48.种群内成员间的竞争常导致均匀分布。(  )

49.紫外光可以诱杀害虫、消毒灭菌,大剂量紫夕卜光会使生物发生病变甚至致死。(  )

50.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

三、简答题:51~5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52.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53.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54小题,20分。

54.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