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会计准则的指引下,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与核算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与明确。本文详细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长期待摊费用的定义、处理原则、核算方法及其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新准则,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与透明度。
新会计准则下的待摊费是指已经发生但是应该由未来几个期间分担负担的各种费用。按照规定,应该计入“其他应付款”或“预付账款”科目中进行核算。
一、什么是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尽管是一次性支出的,但与支出对应的收益期间较长,按照收入支出的配比原则,应该将该费用支出在企业的收益期间内平均摊销。
二、新会计准则下长期待摊费用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 规定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三、低值易耗品和待摊费用的区别
低值易耗品主要是一些劳动资料,通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应该归入存货类管理。而待摊费用是一些长期费用的成本,需要在多个期间内进行分摊。在账务处理上,低值易耗品应当计入相应的存货类别,待摊费用应该计入“其他应付款”或“预付账款”科目中进行核算。
因此,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更加严谨和透明的方式处理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应当依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按照受益期限合理分摊至各会计期间。同时,企业还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详细披露长期待摊费用的相关信息,包括其种类、金额、摊销期限及方法等,以便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