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了如何计算所得额为2500元的应纳税额。
累进税率的计算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 = 应税所得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针对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采用了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区间为3%至45%。而全额累进税率的计算相对简单,其计算公式为:全额累进税 = 全部课税对象数额 × 全额累进税率 级数所得额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具体的说明如下:
1. 所得额在1000元以下(合1000元)的税率为50%。
2. 所得额在1000一2000元部分的税率为10%,税额为1050元。
3. 所得额在2000-3000元部分的税率为15%,税额为15150元。
4. 所得额在3000一4000元部分的税率为20%,税额为20300元。
5. 所得额在4000一5000元部分的税率为25%,税额为25500元。
上述方法适用于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例如计算所得额为2500元的应纳税额:
①1000元适用税率5%,税额为50元。
②1000~2000元部分适用税率10%,税额为100元。
③2000-3000元部分适用税率15%,所得额2500元处于本级,税额为75元。
综上所述,应纳税额为:50元+100元+75元=225元。然而,按照定义的方法进行计算过于复杂,特别是当课税对象数额较大时,适用税率较多,计算越复杂,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因此,实际中通常采用速算扣除数法,即应纳税额=用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 - 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方法中所使用的税率即为征税对象全额在超累税率表所处等级的税率。这种计算方法的出发点是为了简化全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按照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比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要多出一定的数额,这个多征的数额是常数,即速算扣除数。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