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级会计的学习中,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对对成本的精细化核算及控制、分析和决策都有重要影响。具体内容见下文。
在初级会计实务中,原材料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对企业成本和利润的影响上,其核算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原材料的分类方式多样,可以按照来源、存放地点或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具体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在了下文中,以便考生们备考~
一、实际成本计价
1、采购材料
(1)单货同时到达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价+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2)单到货未到
先通过“在途物资”进行账务处理,材料入库:将在途物资转入原材料。
(3)货到单后到
单据跨月达到:月底暂估(按合同或协议价),不暂估增值税。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下月初冲暂估账(反向分录),实际收到票据再入账。
2、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一般耗用)/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销售费用(销售部门耗用)/其他业务成本(销售部门销售)/在建工程(工程领用)/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
贷:原材料(实际成本)
二、计划成本计价
1、购入材料
(1)购入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价+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或借)【借超贷节】
【注意】暂估按照计划价入账。
2、发出
(1)日常处理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2)月底转差异额
①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②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总差异/总计划成本。
大于零:表明超支(期末调增)
小于零:表明节约(期末调减)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或-)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