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转债在会计科目中的处理主要计入“应付债券”科目。可转债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既可以转换为股票,也可以作为债券获取利息。在会计实务中,可转债通常通过“应付债券”科目进行入账核算。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具有债券和股票双重特性的金融工具。持有者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的普通股票。如果持有人不想转换,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那么可转债应该放在哪个会计科目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下文了解吧~
可转债在会计科目中的处理主要计入“应付债券”科目。可转债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既可以转换为股票,也可以作为债券获取利息。在会计实务中,可转债通常通过“应付债券”科目进行入账核算。
一、基本特征
1、股票特性:在特定条件下,持有人可以将债券转换为公司的普通股票,从而享受股票的分红或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
2、债券特性:可转债首先是债券,持有人在到期时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的偿还。
二、要素
1、正股名称:可转债对应的上市公司股票。
2、代码:可转债的编号,用于交易软件中查找和买卖。
3、转股价:可转债转换为股票的价格,通常越低越好。
4、回售触发价:保护投资者的条款,当股价大幅下跌时触发回售条件。
5、转股价值:根据正股价格和转股价计算得出。
三、会计处理步骤和分录
1、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价款)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借贷方平衡差,可能为借方或贷方)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债券面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2、转换股份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属于转换部分的权益成份)
贷:股本(转换为股票的面值总额)
银行存款(用现金支付的不足转换为股票的部分,如适用)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贷方平衡差)
四、作用
可转债在于当投资者不了解发行公司的发展潜力及前景时,可以先投资于可转债,待公司经营业绩显著且股票行市看涨时,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并从中获利。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