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核定应税所得率怎么算出应纳税额?

初级会计职称 责任编辑:廖婕 2025-03-18

摘要:本文详细解析了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相关内容,包括应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的使用规则。具体内容见下文。

核定应税所得率是对可以正确核算经营收入或成本费用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纳税人,根据其所处行业、地区等因素,由税务机关核定的一个利润率。这个利润率用于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确定应纳税额。

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在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下,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1、基于收入总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纳税人能够准确核算其经营收入总额的情况。

2、基于成本费用支出额的计算方法(较少使用)

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纳税人能够准确核算其成本费用支出额,但收入总额难以准确核算的情况。

二、确定适用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具体适用哪个税率层级,取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

三、计算应纳税额

1、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如适用)

2、在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中,速算扣除数通常不适用,因此公式可以简化为: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四、注意事项

1、成本费用的核算:如果纳税人选择基于成本费用支出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确保成本费用的核算真实、准确,并符合税务机关的要求。

2、应税所得率的标准:应税所得率的标准由税务机关根据行业、地区等因素核定,并会定期进行调整。纳税人应关注税务机关发布的最新公告,以获取准确的应税所得率。

3、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还应关注是否适用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抵免税等。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企业微信截图_1741170562268.png

课程名称有效期课程价格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298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298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99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hotgif.gif购买后365天有效99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6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还有
  • 2
  • 9
  • 1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