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确股利折现模型中非经营性资产的范畴,有助于精准评估企业股权价值。企业需细致甄别各类资产,合理划分,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决策依据,保障估值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在会计领域,股利折现模型用于评估股权价值,当被评估企业存在较大非经营性资产时,需恰当考虑其影响。非经营性资产是指与企业经营收益无关的资产,这里的经营收益指评估中预测的经营收益,其判断原则是收益预测中未考虑其收入成本相关的现金流。以下从不同资产类别介绍股利折现模型中的非经营性资产:
一、投资性资产
1、投资性房地产:如出租用商铺、写字楼、住宅等,一般可界定为非经营性资产。但如果企业本身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出租,或者收益预测中已考虑相关投资性房地产收益,则应作为经营性资产。
2、长期股权投资:凡是未单独做收益预测或未在母公司收益预测中考虑其收益的,均可界定为非经营性资产。比如未做收益预测的子公司、与主业不相关的子公司、持续亏损的子公司、新设子公司等,即使是与主业相关的经营性子公司,如果其收益无法在母公司经营预测中考虑,也可视同为非经营性资产。
二、往来款项
各类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负债等,具体要看业务模式与相关资金变动的关联度,明显与经营无关的款项可界定为非经营性资产、负债,如与经营无关的保证金、代垫款、改制剥离提留款项等。
三、固定资产
闲置房屋、土地、设备等一般可界定为非经营性资产。不过,暂时闲置的土地可能是企业预留的扩大产能的用地,如果收益预测中考虑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需要的资本性支出及对应的收益,则该土地应作为经营性资产。
四、在建工程
如果本身就是现有经营性资产的改建、更新改造、技改等,其对应的收益支出已在收益预测及资本性支出中考虑,不宜再界定为非经营性资产;如果是新建、扩建项目、新产品新技术项目等,则同暂时闲置土地原理一样,如果收益预测中考虑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需要的资本性支出及对应的收益,则该项资产应作为经营性资产,否则可界定为非经营性资产。
五、无形资产
与企业现有生产经营相关的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一般作为经营性资产,与现有生产经营无关的新产品新技术等无形资产,其核心判断原则仍然是未来收益预测是否已考虑相关无形资产的应用,如果收益预测中已考虑,则作为经营性资产,如果相关收益预测中未考虑,并且该无形资产仍有相应的价值,则应作为非经营性资产。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