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围绕夏季高温津贴展开介绍,涵盖津贴定义、适用人群、发放标准、纳税规定及企业税收政策等方面内容,帮助劳动者了解自身权益及单位义务。
随着盛夏时节的到来,我国多地进入高温模式,尤其是华北和黄淮地区将迎来持续的酷热天气。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山西中部以及陕西关中等地,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5℃,其中部分区域如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将出现38~40℃的极端高温,局部地区甚至可能突破40℃大关。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一线劳动者是否享有相应的补贴?哪些人群符合领取条件?高温津贴是否需要缴纳个税?企业发放该类津贴是否可以在税务方面享受扣除政策?以下内容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高温津贴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凡是在高温条件下从事劳动的人员,依法享有岗位津贴。当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在35℃以上的户外环境作业,或者无法通过有效手段将室内作业场所温度控制在33℃以下时,应向其支付高温津贴,并计入工资总额。这意味着,不仅限于露天工作的员工可以领取,只要用人单位未能满足降温要求,非露天岗位的劳动者也应获得相应津贴。
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对高温津贴设定了标准,多数集中在每月100至300元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高温津贴不能替代现场提供的清凉饮品等防暑物资,也不得用饮料等形式抵扣。同时,因高温停工或调整作息时间的,不得因此降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二、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费的区别
两者虽都涉及夏季劳动保护,但性质不同。高温津贴是法定的工资组成部分,而防暑降温费则多属于福利范畴。
三、高温津贴是否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高温津贴作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应当计入职工当月收入进行计税。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活补助费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指出,从福利基金中统一发放的补贴若具有普遍性,也应纳入个税征收范围。
四、企业发放高温津贴是否可税前扣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企业在合理范围内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薪金支出,包括高温津贴,均允许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予以扣除。这表明,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能在税务上获得一定的支持。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