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继续教育学分获取路径多元,但需紧跟政策、严守流程。合理规划学习方式,及时申报审核,方能高效完成学分,为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升专业素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根据财政部及多地财政部门发布的2025年最新政策,会计人员每年需完成不少于90学分的继续教育,其中专业科目学分不低于60学分,公需科目学分不低于30学分。以下从学分获取方式、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三方面,为会计人员提供系统性指南。
一、学分获取方式
1、线上培训
会计人员可通过财政部门备案的线上平台完成学习。例如,广东省会计人员需登录“广东省会计信息服务平台”,选择经备案的远程培训机构课程,每学时(45分钟)折算1学分;河南省则通过“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课程完成后学分自动登记。
2、面授培训
单位组织的面授培训需提前向财政部门申请创建用户,中央驻闽单位由省财政厅创建,其他单位由同级财政部门创建。面授培训按实际参与时长折算学分,例如,陕西省规定每天面授可折算10学分。
3、考试抵免
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中级、高级)、注册会计师考试、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科目等,每通过一科可抵免当年90学分。例如,河南省明确,通过中级会计考试单科即可完成全年学分要求。
4、学术成果转化
(1)论文发表: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经济、管理类报刊上发表会计类论文,第一作者每篇折算30学分,其他作者每人10学分。
(2)专著出版:独立出版会计类书籍折算90学分,合作出版时第一作者90学分,其他作者60学分。
(3)课题研究:独立承担会计类研究课题并结项,折算90学分;合作课题主持人90学分,参与人60学分。
5、会议与活动参与
参加国家级会计学分认证计划、地方会计协会专业发展活动等,按实际参与时长折算学分。例如,陕西省规定参加会计类专业会议每天折算10学分。
二、操作流程
1、信息采集
参加继续教育前,需在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完成信息采集,否则无法报名学习及登记学分。例如,福建省要求会计人员凭“福建省会计人员信息管理平台”的“继续教育信息”截图进行学分申报。
2、学分申报与审核
(1)线上培训:学分由平台自动记录并推送至全国平台,无需手动申报。
(2)考试抵免:财政部统一登记通过考试的学分,会计人员无需操作。
(3)学术成果与活动:需在全国平台上传论文、专著、课题结项证明等材料,由信息采集所属地财政部门审核登记。例如,河南省规定,此类学分需在平台上填写信息并上传证明材料,经审核后登记。
3、跨地区学分转移
跨省工作的会计人员需通过全国平台提交工作证明和原注册地学分记录,办理学分转移手续。例如,陕西省允许会计人员申请补修最近3个年度的缺失学分。
三、注意事项
1、时效性
学分需在当年完成,不结转至下一年度。例如,广东省规定2025年度学分确认时间为2025年5月31日至2026年4月30日,逾期不办理补学补登。
2、合规性
选择财政部门备案的培训机构,避免因机构不合规导致学分无效。例如,河南省要求会计人员通过“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中的会计专区选课。
3、材料完整性
申报学术成果或活动学分时,需确保材料真实、完整。例如,发表合作论文需明确作者排序,课题研究需提供结项证明。
4、政策更新
关注属地财政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例如,陕西省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列为2025年必修内容,会计人员需结合政策调整学习计划。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