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算编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能为企业的资源分配、成本控制和战略规划提供有力依据。具体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在了下文中,以便了解~
在企业管理的复杂体系中,会计预算编制犹如精准的导航仪,指引着企业资源的合理流向与战略目标的稳步达成。从前期准备到构建框架,再到编制具体预算、审核调整以及执行监控,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以下将详细介绍从零开始打造完整会计预算编制方案的实操步骤。
一、前期准备
1、明确目标与战略:与企业高层沟通,了解企业的长期战略和短期目标,如市场份额扩大、利润增长等,确保预算编制与企业战略方向一致。
2、收集数据:收集历史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成本、费用等;了解市场动态,如行业增长率、竞争对手情况;掌握企业内部运营信息,如生产能力、人员配置等。
3、确定预算期间: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期间,一般为一年,也可细分到季度或月度。
二、构建预算框架
1、确定预算类型:常见的预算类型有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经营预算涵盖销售、生产、采购等预算;专门决策预算针对特定项目,如设备购置、投资决策;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2、划分责任中心:根据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业务特点,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如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明确各责任中心的预算目标和职责。
三、编制具体预算
1、销售预算:结合市场调研和销售预测,确定各产品的销售数量和单价,计算出预计销售收入。这是预算编制的起点,其他预算都以此为基础。
2、生产预算:根据销售预算和期初、期末存货水平,确定生产数量。生产预算要考虑生产能力、生产周期等因素。
3、采购预算:根据生产预算和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所需原材料的数量和金额,结合采购周期和付款政策,编制采购预算。
4、成本费用预算: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预算,以及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详细分析和预测,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
5、财务预算:根据经营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编制现金预算,预计企业的现金收支情况;编制预计利润表,预测企业的盈利状况;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预算期末的财务状况。
四、审核与调整
1、内部审核: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核,检查预算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准确性,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高层审批:将审核后的预算方案提交企业高层审批,根据高层的反馈意见进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五、执行与监控
1、分解预算目标:将批准的预算目标分解到各责任中心和具体岗位,明确责任和考核指标。
2、实时监控: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