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耗费进行归集、分配,最终计算出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精准核算成本是企业控制成本、提升利润的关键。
在竞争激烈的制造行业中,精准的成本核算不仅是企业控制成本、提升利润的核心手段,更是制定价格策略、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依据。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流程,能帮助企业清晰掌握成本构成,挖掘降本增效潜力。下面将详细介绍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六个关键步骤。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是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标的,决定了成本计算的边界和范围。制造企业常见的成本计算对象有产品品种、产品批别、生产步骤等。比如,一家生产多种型号手机的制造企业,若按产品品种核算成本,就需要分别计算各型号手机的成本;若企业采用订单式生产,按产品批别核算更合适,能清晰掌握每批订单的成本情况;对于连续式生产的化工企业,按生产步骤核算成本有助于分析各环节的成本构成。
二、设置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是对成本按经济用途进行的分类,能清晰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是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如汽车制造中的钢材;直接人工是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设备折旧费、水电费等。合理设置成本项目,便于对成本进行分类管理和分析。
三、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需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直接计入特定成本计算对象,而制造费用需先归集,再按合理标准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分配标准有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工资等。
四、确定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是指尚未完工的产品。由于在产品成本与完工产品成本相互关联,准确确定在产品成本是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方法有约当产量法、定额成本法、定额比例法等。以约当产量法为例,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再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生产费用。
五、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根据前面步骤归集和分配的生产费用,扣除在产品成本后,即可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公式为:某产品完工产品成本=该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该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
六、编制成本报表与分析
完成成本计算后,需编制成本报表,如产品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等,全面反映企业成本情况。通过对成本报表的分析,能发现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供依据。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