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基础知识考试分语文、数学两个部分,以教育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西省2011年普通高考自行命题科目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为依据,参考学院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并结合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重点知识内容及要求如下
文化基础知识考试分语文、数学两个部分,以教育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西省2011年普通高考自行命题科目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为依据,参考学院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并结合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重点知识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语文部分
(一)考试目标
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四种能力。
(二)考试主要内容
1.基础知识
(1)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音和字形。
(2)正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4)能辨析语句的含义及修改病句。能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5)识记课本涉及到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了解与基本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6)识记记叙文(包括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7)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8)背诵名篇名句。
2.基本技能
(1)能理解文章中词语的含义,领会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理解作者的思路,能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
(3)能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达方式。
(4)能分析概括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5)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的语句的涵义,翻译词、句的意思;能辨析文章及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6)能鉴赏、判别文学作品的美丑。
3.写作能力
(1)具备日常应用文写作知识,并能写作一般应用文。
(2)具备基本的文体知识,能写作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三)考试用参考教材
1.《语文应用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于叔杰、张谷平。
2.《语文》上、下,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王峰。
3.《语文》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倪文锦、于黔勋。
(四)考试范围及教材篇目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寡人之于国也》《劝学》《游褒禅山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师说》《项脊轩志》《赤壁赋》《琵琶行并序》《滕王阁序》《氓》《采薇》《孔雀东南飞并序》《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蜀道难》《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梦游天姥吟留别》《窦娥冤(节选)》《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群英会蒋干中计》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记念刘和珍君》《包身工》《我的母亲》(老舍)《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荷花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胡同文化》《雨中登泰山》《我的空中楼阁》《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致橡树》《药》《雷雨(节选)》《眼睛与仿生学》《南州六月荔枝丹》
3.外国文学作品
《装在套子里的人》《项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有一个梦想》
二、数学部分
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掌握,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集合
1.了解集合的含义及表示,元素与集合的隶属关系;
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
3.会进行集合的交、并运算。
(二)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定义域和函数值,了解函数图像的平移关系;
2.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
3.理解函数的四种特性,会进行简单的分析;
4.理解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会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应用;
5.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掌握诱导公式、基本恒等关系式,并能进行一定的计算和应用;
6.理解正弦型曲线、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会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应用。
(三)立体几何
1.认识并能画出简单的空间图形;
2.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了解常见的用于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会进行简单命题的判定。
(四)平面解析几何
1.理解直线的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和一般式方程,会根据直线方程进行位置判定和进行相关计算;
2.了解直线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3.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能判定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4.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图形、离心率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简单的几何性质,会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
(五)平面向量
1.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概念、几何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性质,会用坐标进行有关运算;
3.掌握平面向量的模和数量积的概念、性质,会用坐标进行有关运算。
(六)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相关概念和通项公式,知道等差中项、等比中项的概念;
2.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或等比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
(七)不等式
1.了解常见的不等式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不等式求解,会从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
2.通过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并会求解有关问题。
(八)概率与统计
1.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理解等可能事件的古典概型,会进行简单的古典概型概率计算;
2.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会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