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量刑情节》是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的知识点之一,下面希赛网法考频道为你精讲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希赛网法考频道为大家整理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量刑情节》知识点,刑法精讲系列教材将知识点分章节逐一解析,将知识融会贯通,高效备考。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
量刑情节是指在某种行为以构成犯罪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决定刑罚时,据以处刑轻重或者免除处罚的各种事实情况。
二.量刑情节的分类
1.法定量刑情节
指刑法明文规定的、量刑时应当或者可以据以从严、从宽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事实情况。
刑法总则部分的法定量刑情节有:(★★★★★)
(1)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2)可以免除处罚的情节:犯罪较轻且自首的。
(3)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4)可以减轻处罚的情节: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并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
(5)可以从轻处罚的情节: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的
(6)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B、已满75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
(7)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A、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B、未遂犯;C、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犯;D、自首的;E、有立功表现的;F、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8)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A、防卫过当;B、避险过当;C、胁从犯。
(9)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10)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在国外犯罪,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
(11)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从犯。
(12)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A、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B、预备犯。
(13)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A、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B、累犯
2.酌定量刑情节
“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不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而是根据刑事立法的精神和司法实践经验抽象概括出来的、在量刑时酌情考虑的情节。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犯罪的手段;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犯罪的对象;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犯罪的动机;犯罪后的态度;犯罪人的一贯表现;前科,等。
三.法定情节中表示量刑轻重程度的术语的解读(★★)
1、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除处罚、免予刑事处罚
(1)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内判处相对较重或者较轻的刑罚。
(2)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 法定减轻:63条第1款:“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立法背景:许霆案
B 酌定减轻:63条第2款:“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较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3)免除处罚与免予刑事处罚不同,免予刑事处罚是根据第37条,由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2.单功能情节、多功能情节
单功能情节如: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
多功能情节如: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
小编推荐:
>>点击注册会员,享更多法考相关资讯,问题咨询可拨打电话400-111-9811。
法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