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基金从业考试中,行政处罚是《基金法律法规》科目中的高频考点,涉及基金募集、销售、信息披露、资金管理等核心环节。具体内容见下文。
在基金从业考试中,行政处罚是《基金法律法规》的核心考点,直接关联基金募集、销售、信息披露等环节的合规性。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财产罚、声誉罚、资格罚、行为罚及刑事责任衔接为五大高频处罚类型,考生需精准掌握其适用场景与处罚标准,以应对考试与实务需求。
一、财产罚
财产罚是基金监管中最常见的处罚类型,直接针对违法所得或经营收益。例如:
1、非公开募集未备案:基金管理人未在募集完毕后备案的,将被处以10万元至30万元罚款,直接责任人面临3万元至10万元罚款。
2、向不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若向非合格投资者转让基金份额,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无违法所得或不足100万元的,罚款10万元至100万元,直接责任人罚款3万元至30万元。
3、挪用基金销售结算资金:此类行为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无违法所得或不足100万元的,罚款10万元至100万元,直接责任人罚款3万元至30万元。
考试要点:需区分“有违法所得”与“无违法所得”的处罚标准,以及罚款倍数的上下限。
二、声誉罚
声誉罚通过公开谴责或书面警告,对机构或个人的市场信誉造成影响。例如:
1、基金销售误导投资者:若销售机构未充分揭示风险,导致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将被处以10万元至30万元罚款,直接责任人面临警告及3万元至10万元罚款。
2、信息披露违规: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虚假信息或存在重大遗漏的,直接责任人将被警告,暂停或取消基金从业资格,并处3万元至30万元罚款。
考试要点:声誉罚常与其他处罚类型(如财产罚、资格罚)并处,需注意“双罚制”的应用。
三、资格罚
资格罚直接限制从业主体参与基金市场的权利,适用于严重违规行为。例如:
1、基金份额登记数据篡改:若机构隐匿、伪造、篡改基金份额登记数据,直接责任人将被撤销基金从业资格,并处3万元至10万元罚款。
2、基金托管人违规操作:托管人未按规定召集持有人大会的,直接责任人可能被暂停或取消基金从业资格,并处警告及罚款。
考试要点:资格罚的适用场景通常与“情节严重”相关,需结合具体违规行为判断。
四、行为罚
行为罚通过限制机构经营自由,强制其停止违规行为。例如:
1、擅自从事公开募集基金服务:未经核准从事相关业务的机构,将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无违法所得或不足30万元的,罚款10万元至30万元,同时可能被责令停业。
2、基金管理人内部治理混乱:若管理人未建立有效风险控制制度,监管机构可责令其暂停部分或全部业务,并限制高管权利。
考试要点:行为罚常与“责令改正”结合使用,需注意处罚的递进关系(如先责令改正,拒不改正再停业)。
五、刑事责任衔接
当违规行为触犯《刑法》时,行政处罚将升级为刑事处罚。例如:
1、挪用基金财产:若管理人或托管人将基金财产挪作他用,除行政处罚外,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此类行为可能涉及《刑法》第180条、第182条,最高可处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事处罚。
考试要点:需区分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的界限,重点掌握“构成犯罪”的法定情形。
相关推荐:
教材精讲视频课程、经典母题、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电子资料等,可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精讲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经典母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题库会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押题救命班(考前500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500/科 |
基金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