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级经济师考试需考《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前者为公共科目,含经济学基础等六部分;后者分10个专业。题型均为客观题,《经济基础知识》有单选、多选;《专业知识与实务》另含案例分析题。考试内容广但考点规律强,科学备考可通关。
中级经济师考试分为《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考生需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获得资格证书。
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1、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
考查目标:考查考生对经济学基础理论、财政政策、金融市场、统计方法、会计原理及法律常识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是所有专业考生的必考科目。
根据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这些。
经济学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和成本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等。
财政税收:财政支出与收入、税收制度、政府预算、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政策等。
货币与金融:货币供求理论、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与监管等。
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描述统计、抽样调查、回归分析等。
会计:会计概论、会计循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等。
法律: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物权、合同、公司法律制度等。
2、专业科目:《专业知识与实务》
考查目标:考查考生在特定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需从10个专业中任选其一报考。各科目的核心内容如下。
工商管理: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激励、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绩效考评。
财政税收:税收计算、政府预算、财政政策、税务管理。
金融: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商业银行经营、金融风险。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建筑投资、房地产开发、工程进度管理、物业管理。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著作权保护、维权实务。
提示:零基础考生可优先选择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难度较低的专业;有行业背景的考生建议选择财政税收、金融等对口专业。
题型分布
两门科目均采用电子化考试(机考),题型均为客观题,但题量与考查重点略有差异。
1、《经济基础知识》题型
单选题:70题,每题1分,共70分。
特点:考查基础概念和细节知识,如“GDP核算方法”“财政政策类型”等,部分题目结合案例(如“超市促销对需求的影响”)。
多选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
特点:每题5个选项,至少2个正确答案,错选不得分,少选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侧重考查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如“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哪些”)。
2、《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型
单选题:60题,每题1分,共60分。
特点:侧重专业术语和基础理论,如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 SMART 原则”“金融市场的分类标准”。
多选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特点:难度高于公共科目,常结合行业场景考查(如 “企业战略调整的影响因素包括”)。
案例分析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特点: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材料(如企业管理案例、金融市场数据)回答问题,可能涉及单选或多选。例如:
材料:某公司拟发行债券融资,给出票面利率、市场利率等数据。
问题:“根据债券定价公式,该债券应溢价还是折价发行?”(单选)
问题:“影响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包括哪些?”(多选)
中级经济师考试虽涉及内容广泛,但题型固定、考点规律性强。考生需紧扣 “公共科目打基础,专业科目重应用”的原则,针对不同题型制定专项策略,只要科学规划、持续积累,通关并非难事。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