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级经济师考试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科,前者为公共科目,知识覆盖面广,后者为专业科目,含10个专业类别。考试成绩实行2年滚动管理,考生可一年考一科或两科,需在连续两年内通过全部科目才能拿证,否则成绩将失效。
中级经济师考试一共设有两个科目,分别为《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和实务》。
《经济基础知识》属于公共科目,涵盖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多个板块的原理、方法、技术以及规范等内容,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与能力,该科目知识覆盖面广,记忆压力较大。
《专业知识和实务》是专业科目,下设10个专业类别,具体包括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
考生可依据自身工作需求、知识储备以及兴趣爱好等,从这10个专业中挑选其一进行报考。不同专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工商管理专业综合性较强,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聚焦于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专业知识与实务操作。
关于能否分开考,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考生只需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就能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也就是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备考情况,选择在一年内报考一科,也可以同时报考两科。
比如,第一年先报考《经济基础知识》,全力备考这一门科目,确保通过;第二年再集中精力攻克《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的某个专业。这种分科考的方式,能让考生合理分配备考时间和精力,尤其适合那些工作繁忙、学习时间有限的在职人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两门科目,才能顺利拿到中级经济师资格证书,否则通过的科目成绩就会失效了。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