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级经济师教材高效利用需分层突破:按考频分核心、次要、冷门章节,结合考纲分 “掌握、熟悉、了解” 层级学习。联动网课与刷题,基础阶段搭框架,刷题时回归教材,冲刺阶段自测。精准定位考点并联动应用。
中级经济师教材是命题的唯一依据,高效利用需兼顾全面性与针对性,避免逐字通读的低效模式,结合考试特点分层突破。
1、按考频分层,锁定核心章节
教材内容可按 “核心(60%分值)、次要(30%分值)、冷门(10%分值)”来划分。
核心章节,如《经济基础知识》中的“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财政收入”,需逐句精读,标注公式推导过程和政策原文。
次要章节,如“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可通读后提炼思维导图,重点记忆标题性考点。
冷门章节,如“会计概论”中的小众会计科目,只需熟悉真题涉及的3-5个考点,无需深挖。
可参考近3年真题考点分布,用不同颜色荧光笔标注考频,优先攻克标红的高频考点。
2、结合考纲,剔除无效内容
官方考纲会明确“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级要求。
“掌握”级内容需背诵并能案例应用,教材中对应的例题要独立重做3遍。
“熟悉”级内容需理解定义并能区分差异,可通过表格对比记忆。
“了解”级内容只需知道关键词,无需记忆细节。
2025年教材新增的 “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章节,因属政策导向性内容,考纲多标注为“掌握”,需重点研读,而旧教材中已删除的过时政策可直接忽略。
3、联动网课与刷题,强化教材应用
基础阶段:用教材搭建框架,每章阅读前先看网课老师的 “本章考情分析”,明确核心考点后带着问题精读。
刷题阶段:错题需回归教材定位原文,在考点旁标注 “错误原因”。对反复出错的内容,用便签纸写下对比公式贴在教材对应页面。
冲刺阶段:用教材目录自测,合上书本后能复述每章3个核心考点即达标,卡壳处立刻翻书强化,同时关注教材边角内容(如章节末尾 “本章小结”“政策链接”),这些常是命题盲区。
总之,教材的高效利用在于“精准定位考点+联动应用”,既不能脱离教材空谈技巧,也不必被冗余内容拖累进度。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