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级经济师考试有难度,知识覆盖面广、题目灵活且为机考。整体通过率10%-15%,专业差异大,人力(约37%)、工商(约25%)较高,金融等较低。选对专业、科学备考有望通过。
不少想要报考中级经济师的考生,都想要知道中级经济师考试到底难不难?通过率究竟高不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备考信心与决心。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
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剖析
1、知识覆盖面广
中级经济师考试设有《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以《经济基础知识》为例,其内容涵盖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六大板块,共计37章内容。考生需要在这些领域中穿梭,掌握各类经济理论、政策法规、统计方法等。比如财政补贴和货币政策等概念,若没有深入理解,在做题时就很容易出错。
而《专业知识与实务》更是涉及10个不同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像金融专业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知识,财政税收专业的税收制度、财政政策等,考生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知识,还得能将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2、题目灵活性增强
近年来,中级经济师考试愈发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在选择题中,不再单纯考查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常常给出实际案例,要求考生分析判断。
例如在《经济基础知识》的考试中,可能会结合当下的经济热点,如某地区的通货膨胀现象,让考生选择合适的应对货币政策。这种出题方式,大大增加了试题解答的复杂性,考生需要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简单的记忆。
3、机考形式带来挑战
自2018年起,中级经济师考试采用机考形式,这对部分考生而言增加了难度。因为考试时间缩短为每科目1.5小时,考生需在计算机上完成答题,且不允许携带计算器入场(机考系统自带计算器)。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知识,还得熟悉机考系统的操作,如如何快速切换试题界面、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等。
中级经济师通过率情况分析
1、整体通过率较低
根据历年考试数据统计,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整体通过率通常在10%至15%之间 。这一数据反映出考试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大部分考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造成通过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提到的考试难度因素外,还有许多考生备考时间不充分。大部分考生为在职人员,工作繁忙,家庭事务也多,能够集中学习的时间有限,导致备考不扎实。
2、专业间通过率差异显著
不同专业的通过率存在明显差异。从众多考生反馈和考试数据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的通过率相对较高。
力资源管理专业因其考核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计算题极少,主要围绕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等实际工作场景展开,对于从事该行业的考生来说,凭借工作经验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备考相对轻松,其通过率约为37%。
工商管理专业章节较少,内容广泛但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规律性强,计算题占比较低,主要聚焦于企业战略、生产运营等通用管理知识,适合零基础或从事企业管理相关工作的考生,通过率约为25%。
而金融、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等专业的通过率则偏低。金融专业涉及较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中计算题较多,如金融市场中的利率计算、证券投资分析等,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通过率仅为16%左右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的专业性强,考查内容广泛且细致,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计算能力,通过率也相对较低。
虽然中级经济师考试具有一定难度,通过率也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攻克。只要考生选对专业,如零基础考生可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或工商管理专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多做练习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保持良好的备考心态,坚持不懈地学习,就有很大机会顺利通过考试。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